要聞港聞

天橋置障階梯 長者級級可危

青衣:附近長者居民現時出入都必須上落樓梯。(葉名軒攝) 青衣:附近長者居民現時出入都必須上落樓梯。(葉名軒攝)
青衣:附近長者居民現時出入都必須上落樓梯。(葉名軒攝)
往來商場主道路 又窄又高易絆倒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矢言要為港人興建「幸福公屋」之際,現存老舊公屋屋邨添置新設施時卻設計失當,令居民「步步驚心」。青衣長青邨、長康邨落成多年,居民以長者為主。由於房屋委員會正進行「青康路北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第三期」工程,令原本連接長康商場至長青巴士總站的行人天橋需要關閉重建,當局興建臨時天橋代替。惟天橋一端的數十級階梯僅按規劃標準的上下限來施工,結果弄得又高又窄,成年人踩上去亦會腳踭踏空,甚至平衡力欠佳的長者上落時容易絆倒,「級級可危」。議員及居民炮轟當局設計「置障」,沒有按屋邨實際人口年齡分布來「因地度宜」,完善道路設計。
涉事的臨時天橋位於現時長康商場及長青巴士總站之間,是長青邨居民到商場購買日用品的主要接駁通道。由於現時長康邨旁正興建新公屋,令原有已使用多年的舊天橋須關閉待重建;取而代之是興建了一條臨時天橋,以讓居民出入。由於長青巴士總站的地勢比長康商場高,以往舊天橋是繞遠路以斜道方式緩緩向上爬升,但臨時天橋「拉直」了走線,其接駁到長青巴士總站的一端加設了樓梯。
梯級闊250毫米 成人腳踭會踏空
本報記者日前於天橋使用高峰時段到場了解,發現天橋使用者以附近長者居民為主,他們大部分人均雙手拿着「一袋二袋」餸菜或日用品,部分亦攜帶「車仔」。惟在沒有升降機之下,他們要拿着重物向上行約30個梯級才到達巴士站。現場偶有年輕居民主動協助長者搬「車仔」或重物上樓梯。
記者現場觀察到相關樓梯設計較陡峭,每一級梯級的高度和闊度明顯較高及窄,不少長者向上行時猶如「高提腿」般,向下行時更要側身扶着欄杆,怕一時重心失衡向前絆倒。一直跟進臨時天橋設計的議員陳穎欣表示,根據現時《建築物(規劃)條例》對室外梯級的規定,涉事樓梯的梯級高度為170毫米,幾乎到達該條例標準上限的175毫米;而梯級僅闊250毫米,比下限只多25毫米。一般成年人若踩上去,根本不足以把鞋完全踏在梯級上,腳踭踏空。
屋邨長者為主 議員促因地制宜
陳指,已多番向房屋署要求解釋相關設計原因,並要求進行改善工程。她又指,青康路北第三期公屋工程需到約2029/30年度才完成,意味臨時天橋有機會要用上至少4至5年。她稱,雖然房署回覆稱天橋設計符合條例,但面對人口老化,加上屋邨以長者為主,她認為該署更應「因地制宜」調整標準,才能讓設施更加「以人為本」,長遠相關條例亦應適時修訂。
房委會回覆本報查詢時,未有正面回應涉事天橋是根據《建築物(規劃)條例》中室外或室內的梯級標準來設計,僅稱臨時天橋的設計,包括樓梯平台、樓梯級面的闊度及豎板的高度、扶手設備的高度及安裝等,均符合相關建築物條例的建造及安全要求。
房委會又指,涉事天橋由開始使用以來,截至本月6日為止,並沒有收到居民於天橋絆倒的受傷報告。記者梁愚瀚
闊度僅約250毫米闊度僅約250毫米
闊度僅約250毫米
青衣一帶的屋邨多數有樓梯設計。青衣一帶的屋邨多數有樓梯設計。
青衣一帶的屋邨多數有樓梯設計。
梯級闊度不足令拐杖不夠支撐點。梯級闊度不足令拐杖不夠支撐點。
梯級闊度不足令拐杖不夠支撐點。
陳穎欣指當局需要因地制宜,修訂梯級標準。陳穎欣指當局需要因地制宜,修訂梯級標準。
陳穎欣指當局需要因地制宜,修訂梯級標準。
樓梯十分狹窄,若使用升降板,會出現塞人情況。樓梯十分狹窄,若使用升降板,會出現塞人情況。
樓梯十分狹窄,若使用升降板,會出現塞人情況。
臨時天橋梯級尺寸比較臨時天橋梯級尺寸比較
臨時天橋梯級尺寸比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