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理大研發較傳統裝置提升40% 可家居練習 足踝機械人改善偏癱者下肢運動力

理大副教授胡曉翎介紹研究成果。(葉銘軒攝) 理大副教授胡曉翎介紹研究成果。(葉銘軒攝)
理大副教授胡曉翎介紹研究成果。(葉銘軒攝)
【本報訊】本港每年新增約5萬宗中風個案,當中八成半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活動功能障礙。有本地大學團隊成功研發復康機械人,針對中風偏癱患者提升下肢運動功能,改善行走能力。臨床研究顯示對比僅使用傳統外力復康裝置療效可提升40%。患者可利用機械人進行自助式居家復康練習,治療師亦可遙距監測多個患者的復康進度,提高效率。
足下垂和足內翻是中風患者常見的活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團隊首創多模態足踝復康機械人「智雲行健步儀」,透過探測患者行路時的不同狀態,糾正他們的足踝肌肉力量,改善步姿,長遠有助促進腦部神經重塑。
訓練融入生活 助中風者及時治療
負責帶領研究團隊的副教授胡曉翎表示,機械人為首個集合外骨骼、柔性人工氣動肌肉、振動觸覺感知反饋,以及神經肌肉電刺激技術的復康器械。機械人重量約400克,配置9V充電池續航時間可達4小時。患者可透過日常穿戴,利用不同模態技術提高下肢運動能力,學會平衡腳底壓力,並能改善足下垂以防跌倒。
胡教授指出,本地復康門診服務供不應求,中風患者難以及時獲得治療。她認為是次研究成果,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復康治療選擇,更可將訓練融入日常生活。她指團隊計劃於明年將「智雲行健步儀」推出市面,期望可獲更多本地及內地醫院採用。
照顧者李先生的兒子10年前中風,他指出以往需定期帶兒子到復康中心覆診,每次出行兒子都要使用拐杖協助,上落梯級需要他人攙扶,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但在使用復康機械人後,透過居家訓練,現時已可自行步行,有效改善行走能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