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

政府2019年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觸發史無前例的抗爭運動。當年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旅居海外的港人人數不多,但竟然在全球多個主要城市舉行不同集會,並且成功地由點及線,再由線到面擴散,掀起漣漪效應,帶動多國民眾聲援香港示威者。相比之下,包括港府在內的整個建制派陣營內部嚴重缺乏溝通,結果一敗塗地。
時隔4年,本港建制派各自為政的毛病仍然沒有明顯改善。以輿論戰為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北京當局當前最重要的外交宏圖戰略之一,是香港必須全力配合的重大課題。不過,港府早前舉辦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除了本地親政府媒體大肆報道,幾乎引不起其他媒體和外媒關注。就算是鄰埠澳門的傳媒,也沒有來香港採訪。
各家媒體從市場運作的角度出發,考慮報不報道無可厚非。但港府作為官方機構,不主動多找媒體報道就是失職。尤其是港澳雖然接近,可是兩地在海外影響力各有不同。香港主要是面向世界尤其是歐美,很多報道一刊登便立即引起西方讀者關注;至於澳門,雖然市場較小,但平時和葡語系國家有聯繫,更擁有3家葡萄牙語日報和3家英文日報。在當前全球化的年代,港府舉辦的說好香港和中國故事活動若能把澳門考慮在內,將可以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果。
北京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日前剛剛閉幕。本港一些建制派人士建議香港應該憑藉本身的特殊優勢,成為中國和世界的「超級紐帶」。這個看法當然沒有錯,但也是假大空的話。其實,港府日後可以考慮和澳門合辦一帶一路的大型國際活動,然後由點及線,各自在英語系和葡語系國家宣傳,已經對一帶一路倡議有很大幫助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