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連接 新界西北 大嶼山 11號幹線刊憲拍板

部分工程將採用隧道形式興建,避免對郊野公園造成直接影響。 部分工程將採用隧道形式興建,避免對郊野公園造成直接影響。
部分工程將採用隧道形式興建,避免對郊野公園造成直接影響。
途經藍地 掃管笏 大欖 料2033年竣工
為加強新界西北與北大嶼山的交通連接,政府日前刊憲建議興建11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相關工程擬於2026年首季動工,2033年底竣工,成為現有的青嶼幹線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以外,通往大嶼山的第三條行車通道。據路政署發表的最新環評報告指,總長12公里的11號幹線,最終走線敲定經藍地、掃管笏、大欖、青龍頭及北大嶼山地區,並避免在大欖郊野公園內進行任何地面工程。
報告提到,隨着新界西北、北大嶼山發展,加上跨境活動日益增加,預測現有屯門公路(小欖段及深井段)、大欖隧道、汀九橋,以及青嶼幹線,將在2036年早上繁忙時段超出負荷。擬建的11號幹線能顯著改善相關擠塞情況,並可作為替代路線,加強新界西北整體道路網絡對交通事故的應變能力。
按最新走線,11號幹線主要由多個路段組成。其中,4.2公里長雙程三線的藍地隧道,於藍地石礦場交匯處連接港深西部公路及元朗公路,並於掃管笏交匯處連接掃管笏─小欖露天路段和掃管笏連接路。
其餘路段包括2公里長雙程兩線的掃管笏連接路;約0.4公里長雙程四線的大欖涌隧道(北段)、橫跨大欖涌河道的高架橋及另一條位於大欖涌河東面約1.7公里長雙程四線的大欖涌隧道(南段),以及約1.9公里長雙程四線的青龍大橋。
整個項目將分3階段進行,而11號幹線隧道及開挖的主要施工方法預期為鑽爆法,以大幅度縮短隧道開挖的施工時程。其中,青龍頭填海工程、青龍大橋錨碇工地平整工程將於2026年首季至2028年首季進行;次階段則於2028年首季至2033年第4季動工,包括隧道、道路及高架橋建造工程、屯門公路重新擬定工程,青龍大橋建造工程;第3階段則於2031年首季至2033年第4季,展開通風大樓及行政大樓建造工程。
部分工程採用隧道形式
環評報告提及,整個項目已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並各自考慮3至8種方案才敲定最終走線。其中,工程不可避免地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範圍內,故藍地隧道、掃管笏連接路及大欖涌隧道(南段)將採用隧道形式興建,避免對郊野公園造成直接影響。此外,地面部分也大量採用高架橋設計,減少生境破碎化。不過,項目至少需要補償種植5,805棵樹木,包括8棵位於程屋村東面風水林的黏木,將不可避免地被砍伐。記者謝進亨
11號幹線擬於2026年首季動工,2033年底竣工。11號幹線擬於2026年首季動工,2033年底竣工。
11號幹線擬於2026年首季動工,2033年底竣工。
11號幹線主要由多個路段組成。11號幹線主要由多個路段組成。
11號幹線主要由多個路段組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