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一帶一路十周年反思

隨着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的日子愈來愈近,內地官方的慶祝活動也接踵而來,下月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邀請到多少位國際政要出席尤受外界關注。平心而論,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10年確實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北京當局應該趁10周年之際作全面檢討。
根據北京當年的想法,一帶一路倡議是要促進沿線國家在各領域的合作,於是提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口號。近些年設施聯通的成果顯而易見,中國不遺餘力協助落後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為周邊地區帶來了持續的經濟收益,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交通運輸走廊建設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在貿易暢通方面的效果卻未如理想。雖然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在過去10年急增,可不少國家皆反映未能達到共同致富的目標,意大利日前就埋怨加入一帶一路倡議4年以來,沒有給意大利帶來明顯的經濟好處,正計劃以體面方式退出一帶一路。而部分原本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也面臨債台高築的壓力,國內反中情緒不斷攀升。
民心相通也有同樣問題。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愈來愈多國家關注,近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華學生人數持續上升;但另一方面,一些對中國抱有好感的發展中國家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也在改變中,質疑北京利用一帶一路圖謀全球霸權。
誠然,一帶一路倡議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之前無法預料到的,如3年疫情嚴重衝擊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貿合作,以及部分國家在美國的渲染下對一帶一路這項倡議退縮。如何改變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負面認知,將是北京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