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核污水噩夢 手信放行 禁令穿窿

遊日市民拿水產品返港做手信不受規管。 遊日市民拿水產品返港做手信不受規管。
遊日市民拿水產品返港做手信不受規管。
至少排30年禍無窮 日本大魚慎食用
持續至少30年的福島核污水排放將於今日中午12時展開,延禍無窮,市民日後進食日本魚類海產宜三思。港府今日凌晨起,正式禁止來自日本福島沿岸及鄰近共10個都縣水產品進口,但相關禁令卻「穿窿」有漏洞,只規管商業用的進口水產品,市民從日本攜帶小量水產品回港自用或「做手信」送禮卻獲放行,未如鄰近的澳門般全面禁止市民自帶相關水產品入口並於關口加強抽查,變相放生「代購」將核污水噩夢帶入本港。
10都縣水產海鹽海藻禁進口
港府昨日刊憲,修改食物安全命令,由今日凌晨零時任何來自東京都、福島縣等10個地區,今日或之後收穫、製造、加工或包裝的水產品、海鹽和海藻禁止輸入香港及在境內供應。違者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12個月。
不過,蠔油、魚蛋等合成食物,由於混合了其他物質,例如麵粉等,則不受管制,但指食安中心會抽查。至於市民於日本「買手信」返港會否受影響,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楊碧筠表示,禁令只禁止進口及供應,即售賣、商業目的交換或贈送,包括「代購」或帶回港後網上銷售,但市民自用或送予家人則不受限制,但她指受禁水產有一定食安風險,不建議市民採購。
然而,澳門政府禁止入境人士攜帶日本相關都縣的食品進口,並明言會加強於關口抽檢。被問到如何堵截「代購」將私下相關產品帶返港,楊碧筠重申,食物安全條例是管制進口及供應,當局需要平衡市民利益與食安,當局會與海關加強合作,若有證據便會執法。
另外,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昨提醒,若商家進口來自日本10個都縣食品並銷售,不但要接受行政處罰,還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123條,違者可被吊銷許可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被處以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禁令撤銷無期 視乎輻射水平
食物安全專員黃宏提到,市民外遊日本進食海產的風險有多少,視乎食用的分量,魚類輻射量等,建議適量進食海產,亦不要日日食。他又指,當局已於6月12日起,每日檢測所有日本進口水產品及相關加工食品,至今檢測10,357個樣本,當中約5,541屬水產品或相關產品,強調已經100%檢測日本進口水產品,又將會每個工作天上載檢測資訊,稱市民可放心。
至於何時放寬禁令,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劉利群指,禁令於今天才生效,討論何時撤銷是言之尚早,但會考慮一籃子因素,例如核污水處理系統是否正常運作、海水、魚獲的輻射水平,相關數據等再作決定。
議員憂存灰色地帶 流入食品
立法會食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擔心禁令存在灰色地帶,例如市民稱買全公司手信,「全個行李箱都是(受禁海產),實際是否帶水貨到店買賣呢?」促當局密切關注。議員葛珮帆亦擔心具風險食品會因而流入,指當局應思考有否緊急措施,「非常時間非常手段」全面禁止有關水產進口。
因應日方將把核污水排海。本地漁民團體昨日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門外提交請願信,指擔心核污水會影響漁產品,以及影響本港市民對漁產品的信心,會破壞生計。政黨亦到領事館門外請願,批評日本做法極不負責任和極端自私,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警告,如日方堅持強推排海計劃,中國政府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又說不希望這天成為海洋環境的災難日,稱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
不少旅客到日本旅遊都買手信。(Getty Images圖片)不少旅客到日本旅遊都買手信。(Getty Images圖片)
不少旅客到日本旅遊都買手信。(Getty Images圖片)
福島核電站污水將於今日中午12時排入海。福島核電站污水將於今日中午12時排入海。
福島核電站污水將於今日中午12時排入海。
港府禁日本10個都縣海產入口。港府禁日本10個都縣海產入口。
港府禁日本10個都縣海產入口。
本港漁民團體抗議日方排放核污水。(黃仲民攝)本港漁民團體抗議日方排放核污水。(黃仲民攝)
本港漁民團體抗議日方排放核污水。(黃仲民攝)
壽司、魚生受港人歡迎。(黃偉邦攝)壽司、魚生受港人歡迎。(黃偉邦攝)
壽司、魚生受港人歡迎。(黃偉邦攝)
日本食肆生意料受衝擊。日本食肆生意料受衝擊。
日本食肆生意料受衝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