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法國自主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的內容陸續公布,一是見諸中法的聯合聲明,二是他在飛機上接受記者的訪問。前者主要是原則,但見到重點;後者反映出馬克龍的詳細看法。據記者報道,法國總統府把部分馬克龍談話內容刪掉,屬更為坦率的政治表態。
聯合聲明提及具體的政治事項,包括重申防止核戰和軍備競賽、支持根據國際法及聯合國憲章恢復烏克蘭和平、反對對烏核電廠的攻擊、推動伊朗問題的政治解決、就朝鮮半島的問題保持緊密溝通。聲明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但要深化解放軍南部戰區與法軍太平洋海區之間的對話,恰好與美國在南海海域製造軍事對抗形成鮮明的差別。聲明說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中歐要在戰略問題上凝聚共識,法國帶領。這便要突破美國在對華政策上對歐盟的綑綁與束縛,且不單止在對華政策如此,對俄羅斯乃至其他國際戰略問題亦會如此,正是馬克龍近年提倡的歐盟戰略自主。
而馬克龍與記者交談表達出來的政治主張更為清楚,這是馬克龍與習近平6小時不公開交談的結果。法國與歐盟要堅持戰略自主,歐洲應建立本身的工業,因為現時已過於依賴美國的武器與能源,甚且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他認為,如果兩個超級大國衝突,歐洲若缺乏時間與資源來維護本身的戰略自主,便會淪為附庸。
馬克龍特別提到台灣問題,他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相近,均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但他認為歐洲不應跟隨美國的政策立場,以免引致中國的過度反應,加劇台灣的緊張局勢;歐洲反而應與中國溝通,對話協商。
馬克龍訪華表達出歐洲的戰略自主,且身體力行反對美國提倡的與中國脫鈎,更要加強中法兩國在雙邊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廣泛產業合作。單以中法企業的合作,便足以與美國企業及其背後有形之手的美國政府抗衡,也衝破美國近年推動的「美國優先」對國際經貿的單邊政治干預。
法國此舉遠勝於德國總理紹爾茨於去年11月訪華的效果,且在國際造成巨大的示範效應,公開地向美國的霸權挑戰,確立歐洲要通過戰略自主,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成為中美之外的第三超級強國集團,此中有着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的影子。法國大革命建立的民主自由,看來勝於美國借奴隸制建立的那一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