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打破舊有格局 高層分工重構

履新半個月來,隨着視察基層、出席會議、調研部委、會見外賓等各種政務活動的開展,新一屆國務院領導層的分工逐步清晰。與上屆政府相比,副總理、國務委員的分工進行了大規模的重構,折射出權力洗牌的新格局。
常務副總理分管科教
實際上,每一屆國務院分工並無一成不變的模式,但有一些相對固定的搭配。譬如2008年以來,常務副總理慣例分管發改、財稅,其餘的副總理、國務委員通常按工業交通、農業水利、商貿金融、教科文衞、政法、外交、國防等進行分工。上屆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分管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財政、稅務等工作;胡春華分管農業、商務、海關、人社;孫春蘭分管教育、衞生、體育、退役軍人事務;劉鶴分管工業、交通、科技、金融。國務委員王勇分管民政、國資、市場監管。
本屆分工迥異於以往。副總理丁薛祥除了分管發改、財稅、生態環境等涉及宏觀調控的工作,並分管科技、教育。常務副總理分管科教並非首次,朱鎔基內閣時,常務副總理李嵐清即是分管科教;當時「科教興國」被定為最高戰略,並組建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李嵐清掛帥科教,即與此相關。
而今年機構改革,科技地位進一步抬升,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加上5年前組建的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科、教兩大領域均歸黨中央直管,由政治局常委兼常務副總理來分管科教便順理成章。同時,丁薛祥出身科研機構,早年在科技領域工作近20年。
2003年溫家寶內閣時,發改委主任曾培炎晉升為副總理,繼續主管發改,常務副總理黃菊當時還分管財稅金融。時隔20年,何立峰成為又一位從發改委主任直升副總理的官員,但並未延續曾培炎模式,而是分管住建、自然資源、交通、金融、商務。本輪機構改革,金融是另一大重頭戲,何立峰將是新組建的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央金融工委的重要操盤手。
再如,副總理張國清分管工業、國資、市場監管,副總理劉國中分管農業、衞生,國務委員諶貽琴分管民政、人社、退役軍人、體育,都如「轉魔方」般打散重配。有些調整有其合理性,如退役軍人事務部,本來就是從民政部、人社部相關單位剝離出來組建的,但這3個部門在上屆國務院分屬3位領導主管,如今重新匯集歸一。另外有4名國務委員分別兼任國防、外交、公安部長及國務院秘書長,這一點本屆基本延續。
由於黨政權力體系大變革,很多列在國務院的部委如司法部、審計署、文旅部、國家民委、國家信訪局,實際上已歸黨務系統。司法部、審計署分別是中央法治委、中央審計委的辦公室,文旅部、民委、信訪局由宣傳部、統戰部、社會部領導。國務院領導層對其不是分管,而是聯繫。當然,黨政一盤棋,將國務院分工視作全局分工的一部分即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