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南丫石礦場 規劃無進展 嘥土地20年

前南丫石礦場完成修復多年,至今仍沒有發展。 前南丫石礦場完成修復多年,至今仍沒有發展。
前南丫石礦場完成修復多年,至今仍沒有發展。
修復後燒2000萬研方案 諸多藉口未採用
房屋供不應求,政府於2002年完成修復位於南丫島的前南丫石礦場,亦曾於2012年為地區的未來土地用途發展規劃進行可行性研究,惟修復至今逾20年,土地發展仍毫無進展、「樣樣滯後」,議員昨日斥政府為「土地大嘥鬼」,過去花費近2,000萬元的研究土地規劃方案未獲使用,以配套不足、發展困難、人口不足為由,陷入惡性循環而不發展相關地區,質詢政府未來規劃方向。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回應指,預計今年內對前南丫石礦場再展開研究,亦承認政府有責任解決離島、鄉郊地區基建問題。
葉劉淑儀指南丫島環境優美,但因當地長時期沒有發展而設施陳舊,對本地居民亦不便,建議政府考慮土地作水上活動、康樂設施、長者屋、人才公寓等功能。甯漢豪指原本大部分居民認為土地作旅遊及房屋用途為佳,政府過去亦希望靠私人發展商完善當地基建,但發展商顧慮石礦場缺乏交通、基建設施而要投放大量資源提升基建配套,但房屋發展規模相對細,因此成本效益低,市場對出資承擔和興建基建配套意欲不大。甯續指,南丫島對外交通接駁只有渡輪服務,而食水、排污、道路等現有基建容量未能容納具規模新發展,難以作為短中期土地供應,未來會考慮作混合土地用途發展,設置對基建設施、交通運輸設施有較少需求用途,例如有亮點康樂用途、訓練設施。
賴配套人口不足 陷死循環
另一議員陳學鋒指政府曾承諾「寸土必爭」,但石礦場土地2002年完成修復,2012年第一次諮詢,2014第二次諮詢,到現在2023年仍要再研究,質疑政府為期20年「仲係研究緊」,而研究結果是配套不足、發展困難、人口不足而導致的惡性循環,甯回應指,大部分持份者不希望南丫島做較高密度發展,導致成本效益細,未來會研究策略性、亮點性設施,令政府投放資源更有效益。
針對新的研究方案,議員謝偉銓認為政府過去的效率和積極性好差,是「土地大嘥鬼」,亦不希望最後研究10年後又無疾而終;議員容海恩也指研究需花費近2,000萬元,質問為何不由發展局自行研究,而非尋找顧問公司。甯回應今年展開的研究主要考慮土地用途和可行性,最多一年半可完成,而是次研究亦會由發展局、規劃署牽頭,過去的研究結果也「唔會嘥」。
當局認有責任解基建問題
在改善基建方面,議員劉業強指離島地區的社區配套、交通、醫療設施完全不足,但因為人口偏少,政府一直「充耳不聞」,建議政府設立離島專組,與新界鄉議局一同改善離島民生基建。甯同意政府有責任提供鄉郊地區基本設施問題,而非等待大型發展才連帶提供,承諾會繼續補足設施,未來政府也會做好部門之間統籌工作,包括民政事務總處和工務部門的協作溝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