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刷牙用生水 恐染類鼻疽

深水埗爆發類鼻疽個案,今年已有6人死亡。 深水埗爆發類鼻疽個案,今年已有6人死亡。
深水埗爆發類鼻疽個案,今年已有6人死亡。
深水埗配水庫泥土藏病菌 恐受污染
奪命類鼻疽肆虐深水埗區,今年全港錄得的8宗死亡個案中,來自重災區深水埗區已佔6人,至今源頭未明,有迹象顯示或與區內供水有關。衞生署聯同香港大學的團隊早前到區內採集環境樣本、追蹤傳播源,昨日公布經檢取471個環境樣本作化驗,發現38個帶有類鼻疽伯克氏菌,當中32個均屬配水庫泥土樣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早在颱風「尼格」過境後再巡視配水庫,向居民及水務署提出4點建議:「區內居民應避免使用每朝頭一分鐘食水刷牙、洗面、洗澡、或直接飲用」!
4泥土樣本與病人基因相似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說,今年至今累計發現34宗類鼻疽個案,25宗於今年8月後出現,深水埗患者佔20宗。中心及港大團隊在深水埗一帶所抽取的樣本中,發現有38個帶類鼻疽伯克氏菌,兩個樣本來自患者家居、4個屬地盤樣本,另有32個配水庫泥土樣本。在配水庫泥土樣本中,有6個在細菌培植找到伯克氏菌,4個與病人基因非常相似,惟當局至今仍無法確認感染及傳播途徑。
當局曾到石硤尾配水庫1號及2號拿取泥土樣本,在首次檢取淺層泥土樣本後,因發現部分含伯克氏菌,故分別在5個配水庫取得80個深層泥土樣本。石硤尾主配水庫的20個深層泥土樣本中,3個驗出DNA帶菌;2、3號配水庫的20個樣本中有13個驗出DNA帶菌;蝴蝶谷配水庫則找不到有帶菌樣本;而筆架山20個樣本中亦有9個帶菌,細菌培養正進行中。
憂細菌經配水庫通風口進入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昨早再巡視配水庫後,發現即使前日打風兼大雨,惟未見配水庫內有滲漏,可排除泥土內的細菌滲入配水庫,不過細菌依然可經配水庫上的通風口進入,故已再次採樣等候化驗。再者經檢測後,本港食水卻一直未有發現帶有類鼻疽菌,故無從稽考。
袁續說,全球暖化或是深水埗爆發類鼻疽的其中一個原因,伯克氏菌可在高溫及低溫生存,泥土中的細菌含量勢增。而全球氣溫上升時,食水內的游離餘氯量會降低,故輸水到配水庫或市民家中時,氯含量下降水平或可令伯克氏菌進入市民家居。而深水埗區屬老化區,屬另一高危因素。
由於傳播源至今未明,袁國勇昨日提醒市民,早上起床時不應用頭一分鐘的水喉水,包括刷牙、洗面、洗澡、直接飲用等;若深水埗居民及地盤工人發現有發燒、呼吸道症狀等,應告訴醫生在深水埗區可能暴露伯克氏菌。減低風險上,更已與水務署溝通,在上月增加食水內的游離剩餘含氯量,另建議考慮在通氣口加設高效空氣過濾器,減低經風吹入細菌的可能性,以及在配水庫出口裝設紫外光消毒。
水署研加裝紫外線消毒裝置
水務署總化驗師蔡德業說,署方一直按嚴格程序處理本港食水,包括恒常監測水質、一直用「氯」為食水消毒,避免輸送過程中產生細菌,確保符合食水標準;另亦會按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在食水加入餘氯,讓類鼻疽菌等病原體難以在食水及水管系統中存活。至於上月,更已增加深水埗區的餘氯含量,並加強監測供水系統的餘氯含量;而在相關配水庫的出口位置,亦加設實時監測餘氯儀器,24小時視察相關含量;另積極研究加裝紫外線消毒裝置的可能性。除監測餘氯含量外,亦會抽取地區用戶水龍頭的水樣本。
專家團隊在石硤尾配水庫的泥土樣本發現類鼻疽伯克氏菌。專家團隊在石硤尾配水庫的泥土樣本發現類鼻疽伯克氏菌。
專家團隊在石硤尾配水庫的泥土樣本發現類鼻疽伯克氏菌。
減低類鼻疽感染風險的專家建議減低類鼻疽感染風險的專家建議
減低類鼻疽感染風險的專家建議
專家建議水務署考慮在通氣口加設高效空氣過濾器,減低經風吹入細菌的可能性。(李志湧攝)專家建議水務署考慮在通氣口加設高效空氣過濾器,減低經風吹入細菌的可能性。(李志湧攝)
專家建議水務署考慮在通氣口加設高效空氣過濾器,減低經風吹入細菌的可能性。(李志湧攝)
袁國勇(左一)呼籲深水埗區居民不要使用每日早上頭一分鐘的水喉水刷牙、洗面等。(黃偉邦攝)袁國勇(左一)呼籲深水埗區居民不要使用每日早上頭一分鐘的水喉水刷牙、洗面等。(黃偉邦攝)
袁國勇(左一)呼籲深水埗區居民不要使用每日早上頭一分鐘的水喉水刷牙、洗面等。(黃偉邦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