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菌攻城 類鼻疽得人驚 連爆15宗傳攞命
多名患者居深水埗 過往死亡率達31%
新冠肺炎襲港近3年未遏止,本港再遭懷疑致命的類鼻疽襲擊!本報獲悉,今年8至10月本港接二連三發現類鼻疽個案,迄今已有15宗,當中疑有人不幸身亡,有患者居於深水埗。衞生署證實接獲15宗類鼻疽個案,但不回應是否有病人死亡,僅稱衞生防護中心正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初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病人均有長期病患或免疫力低。專家形容兩個月內出現15宗個案屬「極多」,又指該病有一定致病性,即使健康人士感染亦可出現嚴重情況,本地病死率更達31%!
消息指,近月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明愛醫院發現多宗接連發燒、咳嗽,病徵如傷寒的病人求醫,有多名病人居於深水埗。經診治後,該院發現該病是早年發現的類鼻疽。衞生防護中心證實,今年8至10月出現15宗相關個案,正調查病人的接觸歷史、高危因素和臨床情況等。
類鼻疽是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傳染途徑是人類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進食受污染的土壤或水。中心強調,該病人傳人的情況暫時非常罕見,但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
羊豬猴鳥可傳播
但衞生署資料顯示該病或有另一傳播途徑,因為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豬、猴、囓齒類及鳥類動物等,惟目前尚未證實這些動物為重要的傳染來源。類鼻疽早年已在香港出現,據資料顯示,本港首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於1983年發現,不計今年的個案,過去20年本港先後錄得61宗類鼻疽個案,2013至2017年共有30多宗個案。近年該病增幅迅速上升,被指已成香港的風土病之一。
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類鼻疽的臨床症狀表現差異相當大。人類需注意接觸受污染的泥土、水源;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
長期病患更高危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類鼻疽一般於東南亞廣泛存在,宿主多是哺乳類動物。他指,本港出現類鼻疽屬「好罕見」,「短短兩個月期間出現15宗係極多,因為市區好少會見到。」
林又指,近年聽聞有專家稱本港出現相關個案的數量增加,該病對有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受到感染的風險會較高。惟他強調,因該病有一定致病性,即使健康人士,若不慎感染亦可能「好嚴重」,本地個案感染後病死率達31%,他指衞生署應將類鼻疽列為須呈報傳染病,提高醫學界的警覺性。記者洪芷晴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