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與你抗疫:醫護受重壓偏頭痛爆發

醫護患偏頭痛風險較一般人高。 醫護患偏頭痛風險較一般人高。
醫護患偏頭痛風險較一般人高。
疫下工作心力交瘁 調查揭近八成現精神壓力
新冠疫情纏擾本港逾兩年,不少醫護心力交瘁,壓力大增。有機構調查發現,在受訪的逾200名護士中,有近八成出現精神壓力徵狀,當中不少人更有偏頭痛。有曾任職公立醫院的護士因疫下壓力大,偏頭痛問題加劇,影響其工作及家庭。有醫生指,醫護患偏頭痛風險較一般人高,但他們往往較少主動求診,建議應及早求醫,並可透過預防性藥物、做運動等方法改善情況。
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在今年初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234名護士,其中七成在公立醫院工作。調查發現,自疫情以來,87%受訪護士的工作量有增加,當中三成受訪者的工作量更增加一倍以上,而他們感到的壓力程度,若以10分滿分計算,平均達7分。
此外,有八成受訪護士出現精神壓力徵狀,如肩頸背痛、感煩躁憤怒、失眠等,當中有33%有偏頭痛,惟這些人中,只有一成人會求診,約七成人都是自行服用成藥了事或讓痛楚自行減退。
曾於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工作8年的註冊護士何姑娘指,自己入行後約3年,開始出現偏頭痛。最初她單靠服用止痛藥,惟疫下工作量加倍及自己孩子出生,工作及家庭壓力瀕臨崩潰,病情漸變嚴重,一星期會有3、4日發作,頭痛時間延長。每次頭痛她都會感到「暈陀陀」,令她害怕在工作上犯錯,一個步驟要檢查數次才安心,心理壓力再增,回家後亦沒心力照顧家庭,直至下定決心求醫,並注射了新式偏頭痛預防藥物約半年,病情才好轉,頭痛頻率及程度大減,加上轉工後毋須輪班,生活才回復正常。
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區頴芝指,偏頭痛會反覆發作,每次均可引致中至重度頭痛,可維持數小時至數日不等,亦會伴隨惡心嘔吐、畏光或怕吵,成因暫未有確切結論,估計與遺傳及環境有關。本港的偏頭痛患病率約12.5%,即約有近百萬港人患上,發病年齡中位數為25歲,而台灣研究顯示,醫護人員患偏頭痛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但較少醫護會主動求醫。
宜主動求醫 藥物運動可紓緩
區頴芝表示,由於撲熱息痛等急性紓緩藥治標不治本,或會陷入藥愈服愈多、頭愈來愈痛的惡性循環。她建議患者應主動求醫,並可注射新一代預防性藥物CGRP單株抗體,常見的副作用也只是打針位置會有紅腫,療程約6至12個月不等;惟費用方面每個月一針約需數千元,故亦可用維他命B2、褪黑色素,甚至做運動及放鬆訓練等方式紓緩。
區頴芝(中)建議患者主動求醫,並使用預防性藥物。區頴芝(中)建議患者主動求醫,並使用預防性藥物。
區頴芝(中)建議患者主動求醫,並使用預防性藥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