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大研究首發現植物細胞抗旱機制

不同植物在應對乾旱、炎熱等惡劣環境的反應機制各有不同。 不同植物在應對乾旱、炎熱等惡劣環境的反應機制各有不同。
不同植物在應對乾旱、炎熱等惡劣環境的反應機制各有不同。
【本報訊】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化為糧食供應帶來危機。香港中文大學公布最新研究,首次發現植物細胞內囊泡對抗乾旱環境的機制,將有助於開發提升植物抗旱抗逆能力的方法,相信相關發現可為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不同植物在應對乾旱、炎熱等惡劣環境的反應機制各有不同,一般已知的情況是部分會透過落葉或關閉葉片氣孔,以減少水分流失,增加生存機會。惟植物細胞中的內膜系統,啟動這類抗旱抗逆機制的方法及過程等細節,一直有待科學家了解。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器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最近首次發現了植物細胞內的COPII囊泡群對此抗旱機制有着重要角色,可將用作抗旱的蛋白輸送至特定部位,以啟動植物的抗旱機制。
或有助提升農作物產量
領導研究團隊的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兼細胞器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中心主任姜里文表示,是次發現有助於了解植物中的蛋白質傳輸機理,以及細胞器的生物形成機制,相信未來或可透過生物工程來尋找提高農作物抗逆能力及產量的方法,或可增加植物的抗旱能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