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版開發大西北 新界巨變

新界北或將重新布局。(模擬圖片) 新界北或將重新布局。(模擬圖片)
新界北或將重新布局。(模擬圖片)
洪水橋古洞起樓紓困 香園圍打造創科重鎮
國家就粵港大灣區及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提出新計劃,港府亦擬在邊境發展上動「大手術」,除考慮改變十餘年前規劃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大綱外,還會在新界西北及新界北大興土木,猶如「港版開發大西北」,令新界巨變。綜合政府多方面資訊,當局計劃在新界北發展一個容納20多萬人口的新市鎮,規模直逼天水圍;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商業用地將變為住宅用地,洪水橋將大建住宅,變身人口大鎮;至於研究超過14年的河套邊境發展區,則因河套區土地太少,將在新界北另一陸路口岸香園圍口岸附近覓地,構建一個創科產業園。議員歡迎港府重新規劃邊境發展,直言規劃不能死守香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亦談到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的發展計劃,他指出,目前整個邊境一帶的土地將重新檢視發展方向,政府會考慮引入不同產業作發展,原本預留作商業用地的部分洪水橋和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將會改建成住宅用途,加上該兩個新發展區原本就有完善的交通配套,相信用於住宅會有更大優勢。
新界北新市鎮可容納20萬人
考慮到落馬洲河套區用作發展創科的用地只有0.88平方公里,用於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面積不足,故打算於本港香園圍口岸附近覓地,用以發展創科及商業用地。陳指出,香園圍口岸開通後,可通往惠州一帶,於新口岸通關後已可預期本港東面的經濟活動變得更活躍。翻查政府在香園圍口岸的規劃,早在年前,發展局已透露在香園圍口岸附近預留了56公頃土地,香港科技園公司正就發展這片土地為工業邨,進行發展願景研究。
至於新界北新市鎮一事,發展局日前亦在網誌中透露,新界北的新市鎮最少可容納約20萬人口,將能提供約13萬個職位。目前,規劃署對新田及落馬洲發展樞紐可行性研究已大致完成。
綜合以上規劃發展,新界西北未來發展將更清晰,洪水橋疑不再是工商業發展區,香園圍口岸一帶則將成為新興科創產業園,新界北的古洞及落馬洲一帶則將成為集居住與深港往來的重要據點。
議員:政府早期乏宏觀發展
議員柯創盛指出,早年本港內耗大量時間作政治鬥爭,使多項發展規劃落後,現時理應急起直追。而本港早年擬於毗鄰深圳的沙嶺興建「超級殯葬城」,柯直斥此為缺乏長遠發展眼光,尤其在建洪水橋鐵路至前海一事上,反映政府早期沒有宏觀發展,導致鐵路早前被擱置計劃,現在重提計劃算是「回頭是岸」。至於香園圍口岸附近發展創科及商業等,柯認為與內地可有協同效應,促進兩地共同的科創發展。
商地變住宅 交通恐難配套
而議員葉劉淑儀亦指出港府早年的規劃「沒有想到大灣區」,只有以香港為本位作規劃而缺乏與內地連接,假如陳所提及的新界北發展成功改劃,相信可配合大灣區成為現代服務業區,成為連接內地的樞紐,有鑑於考慮把新界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變為住宅用地,葉劉淑儀則認為在本港公營房屋不足之下,樂見政府重新規劃土地發展加強房屋供應。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若把洪水橋發展區部分商業用地變為住宅用地,勢出現新問題,主要是交通難以配套,除非當地人能夠原地就業,否則「交通根本就頂唔順」,但搬走商業用地,卻可能窒礙原地就業,他認為政府需要正視本港山多平地少的事實,並非所有地方均可發展房屋,還需要交通配套的配合。
古洞: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古洞: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
古洞: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
香港房屋短缺,市民上樓無期。香港房屋短缺,市民上樓無期。
香港房屋短缺,市民上樓無期。
洪水橋: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洪水橋: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
洪水橋: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古洞北/粉嶺北部分原本商業用地或會變為住宅用地。
葉劉淑儀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香園圍:香園圍口岸開通後,可預期本港東面的經濟活動變得更活躍。香園圍:香園圍口岸開通後,可預期本港東面的經濟活動變得更活躍。
香園圍:香園圍口岸開通後,可預期本港東面的經濟活動變得更活躍。
柯創盛柯創盛
柯創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