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本報直擊 店舖阻街鬥噪音 搖鈴招客似招魂

荃灣:川龍街有肉店不但擺放播音機,更有專人不斷搖晃銅鈴吸客,製造噪音。 荃灣:川龍街有肉店不但擺放播音機,更有專人不斷搖晃銅鈴吸客,製造噪音。
荃灣:川龍街有肉店不但擺放播音機,更有專人不斷搖晃銅鈴吸客,製造噪音。
食環署盲 環保署聾
店舖噪音滋擾及阻街問題無日無之,環保署過去3年接獲1,152宗叫賣噪音投訴,惟成功檢控率僅約7%。本報記者近日巡視全港多個黑點,當中荃灣有街道逾10商店爭相廣播,有豬肉店更以人肉搖鈴吸客,噪音分貝較鑽牆更甚,人車爭路險象不時發生;北角有店舖阻街嚴重,導致行人與電車擦身而過;柴灣有商戶則以帆布蓋着阻街貨物逃避執法,待食環署人員離開後故態復萌。地區人士直指噪音問題令附近居民神經衰弱,而阻街亂象曾導致市民被車撞受傷,斥環保署及食環署助長問題惡化。
荃灣川龍街與新村街一帶,長約百米的街道,多間售賣豬肉及蔬果的地舖將對出行人路據為己有,貨籃及貨物放在行人路上擺賣;亦有人用手推車將載有海鮮的發泡膠箱放在馬路邊疑無牌擺賣。行人路收窄至市民無法行走,多人被迫行走馬路,人車爭路成常態。
阻路問題外,整個區域充斥各種吵鬧而重複的廣播聲。記者連日不同時段到場實測,在新村街近大屋街交界連續3間商舖不停廣播,街道環境音量平均高達85分貝,更有人不斷以咪高峰重複叫喊促銷口號,音量逾94分貝,高於操作電鑽時的音量。兩條街逾10間店舖不停廣播,有豬肉檔更在廣播之餘,同時不停搖晃銅鈴招客。
「日夜都好嘈,住咁耐都係咁!」記者到新村街一幢唐樓視察,有居民直言已習慣噪音,記者從梯間量得音量逾86分貝,反映附近居民飽受噪音滋擾。
無間斷滋擾聲 街坊神經衰弱
荃灣區區議員陸靈中直言,川龍街一帶商舖經常佔用馬路及行人路作貨倉,曾有市民因走出馬路被小巴撞到受傷。無間斷的廣播對附近居民造成極嚴重滋擾,陸接獲大量有關噪音的投訴,更有舊樓市民因長期受滋擾導致神經衰弱,噪音更直達住宅中層單位,在家工作的居民反映受噪音影響無法集中精神,學童也受牽連。陸又指,每晚約11時就有大型貨車將菜運至,落貨及推動貨物產生的噪音同樣嚴重,有時會嘈吵至凌晨兩點,嚴重影響居民作息。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源自公眾地方的收音機、小販或揚聲器等的噪音統稱為鄰舍噪音,觸犯條例最高罰款一萬元,環保署過去3年接獲店舖叫賣噪音的投訴達1,152宗,惟檢控只有86宗。
帆布蓋貨避執法 通道趨擠迫
除荃灣外,記者亦巡視其他阻街黑點,發覺問題依舊。當中以電車通過露天市集聞名的北角春秧街,近期商舖佔路情況愈見嚴重,商戶將行人路佔據外,亦有魚檔及菜檔將貨物放置馬路,市民被迫在電車軌上行走,日前記者採訪,目睹抱着嬰孩的男子與電車擦身而過。
至於柴灣怡豐街一段闊約10米的行人路,兩邊的蔬果店各自將營業範圍延伸3至4米,令原本寬闊的通道收窄至僅夠兩人通過。當有食環署職員巡查時,商戶竟將一塊帆布蓋着水果,成功避過執法,惟待食環署職員離開後,又重新掀起帆布做生意。
議員陳恒鑌指,曾致電投訴荃灣區店舖阻街及噪音滋擾,要求環保署介入處理重複播放洗腦宣傳聲帶事宜,該署事後派人去量度噪音及作出勸喻,惟離開後店舖很快故態復萌,直言現行條例沒有阻嚇作用,要求就商舖產生滋擾噪音立法,短期以《簡易程序治罪條例》檢控相關店舖。
食環署發言人指,一向關注有關地點店舖阻街情況,採取不定時突擊執法行動,包括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或提出檢控 (詳見列表)等針對性執法行動。環保署發言人指,過去一年在荃灣、北角及柴灣分別收到39、22及3宗叫賣噪音的投訴,當中在北角提出兩宗檢控。圖/文:朱偉坤、林建平
柴灣:有商戶用帆布蓋着貨物(箭嘴示),待食環署人員離開後再掀開繼續營業。柴灣:有商戶用帆布蓋着貨物(箭嘴示),待食環署人員離開後再掀開繼續營業。
柴灣:有商戶用帆布蓋着貨物(箭嘴示),待食環署人員離開後再掀開繼續營業。
筲箕灣:有水果店將大批水果及卡板等放在望隆街一段行車路。筲箕灣:有水果店將大批水果及卡板等放在望隆街一段行車路。
筲箕灣:有水果店將大批水果及卡板等放在望隆街一段行車路。
陸靈中陸靈中
陸靈中
北角:電車經過時險些撞到市民的驚險場面,在春秧街時刻上演。北角:電車經過時險些撞到市民的驚險場面,在春秧街時刻上演。
北角:電車經過時險些撞到市民的驚險場面,在春秧街時刻上演。
阻街黑點過去一年執法概況阻街黑點過去一年執法概況
阻街黑點過去一年執法概況
荃灣:有商販將載有海鮮的膠盆,放在馬路上疑無牌銷售。荃灣:有商販將載有海鮮的膠盆,放在馬路上疑無牌銷售。
荃灣:有商販將載有海鮮的膠盆,放在馬路上疑無牌銷售。
主婦心聲主婦心聲
主婦心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