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這場大戰如何收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只維持短短數十小時,就在美債和美股危機壓力下急轉彎,宣布暫停對各國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但唯獨對華關稅不降反升至145%。中美關稅戰如何收場,成為全球輿論的關注點。
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戰大致有3種方案選擇。一是對大部分國家免稅、對中國徵稅。這也是現在華府的做法,其好處為容易操作,弊端則是中國產品可以通過沒有被徵稅的第三方進入美國。前幾年許多中國企業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通過這一舉措規避美國關稅。
不難想像,美國再施出這一招,成效依然不會太大。所以特朗普政府更希望實施第二個方案,即對他國免稅的同時,也要求它們對華採取高關稅。然而,美國在現實中並沒有這能力號令天下以對付中國,尤其是經過特朗普近來的關稅極限施壓,不少國家已對美國失去信任,不敢明確選邊站,以免得罪北京。
最後一個方案,是對華徵稅、對他國免稅,但要求他國在原產地和商品資本屬性上嚴格溯源。據悉越南為避免美國徵收懲罰性關稅,已準備向經越南轉運至美國的中國商品,施加更嚴格管制。問題是,中國是很多國家的原材料主要供應國,這些國家投鼠忌器,未必敢大力堵塞中國貨品進口。
中美關稅戰不斷升級,已成為霸權大國與崛起大國對決,雙方的結構性矛盾在短期恐怕難以化解。這邊廂,兩國持續角力,同時承受顯著陣痛;另邊廂,美國又無法對中國形成實質孤立。最有可能的結局是,大家為避免出現全面脫鈎的災難性後果,最終在某一時間點各讓一步,達成臨時停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