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英美歐盟星洲內地 結合本港特色加強治理
【本報訊】隨着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各國和各行業都開始加強對其治理和監管。本港昨日公布的指引參考了國際上不同AI治理模式,同時結合香港本身特色,其中提到美國在AI治理方面採取了以政策引導、企業自治的方式,即重點企業承諾對AI系統進行自我監管;內地則已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生成式AI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
數字辦表示,本港的指引參考了美國、英國、歐盟、新加坡及中國內地對生成式AI治理要求,其中美國採取以政策引導、企業自治的方式,重點企業承諾對AI系統進行自我監管,美國亦通過立法層面開展AI治理呈現出分散化和地區化的特點,目前既沒有針對人工智能領域制訂統一的聯邦法律,也沒有設立統一的監管機構,金融、醫療等部分行業及相關監管部門則自行推出自律準則和法規。英國則設立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未有就監管AI引入新的專門性立法,主要依託現有監管機構在職能範圍內發布指導和應用規範。
內地相關監管前年生效
歐盟為所擁有的AI市場是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主要通過立法、倫理框架和技術標準來確保人工智能技術服務規範應用和發展,推出不同規範性法案或文件,其中《人工智能法案》直接針對AI系統的立法,已於去年8月正式生效。中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於2023年8月生效,強調國家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採取有效措施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