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2500學生津貼玩完 生活降格求存

有團體的調查發現,逾98%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李志湧攝) 有團體的調查發現,逾98%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李志湧攝)
有團體的調查發現,逾98%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李志湧攝)
怕長胖使錢買新衣 母焗勸女食少啲
政府有龐大財政赤字,預算案提出取消涉款共20億元的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2,500元學生津貼,家長對此叫苦連天。立法會今日恢復二讀辯論《2025撥款條例》,3個基層團體昨不約而同公布調查結果,一團體指98.3%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逾半受訪家長認為學生津貼應維持恒常化。有受訪家長談到削津加重生活負擔,為減子女開學開支,家長無奈叮囑兩名女兒「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避免要買新衣服,也有家長撙節開支,削減子女的課外活動等,家長希望政府能體恤民困,繼續發放津貼。
逾98%家長不滿政府撤津
照顧照顧者平台和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於3月底至4月初,以問卷訪問1,282名基層家長,所有受訪者均有領取需要入息審查的政府資助,其中44.2%受訪家長的子女有領取全額學生資助,24.9%有領取綜援。問卷結果顯示,98.3%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認為當局應維持恒常化學生津貼佔53.9%,44.5%受訪家長則支持反建議當局將津貼範圍收窄至綜援和獲學生資助的學生。
一名家長表示,一家4口居於上水公共屋邨,倚靠丈夫的收入維持一家的生活開支,長女剛升讀副學士,幼女就讀中學,平時亦有學習乒乓球,目前有領取半額書簿津貼。他們領取2,500元學生津貼後,一般用作購買乒乓球裝備及學校日常開支,例如校服及書包等。得知津貼將被取消後,她指長女升讀副學士後家庭開支增加,難以為幼女添置運動裝備,她坦言擔心女兒因見到其他同學有更好、更新裝備而失落,但自己亦只能叫兩名女兒「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否則若要再買新衣服,也是一筆開支。
深水埗基層婦女聯會訪問了131位居於深水埗劏房或公屋,並育有一至3位在學小孩的家長,所有受訪者均表示學生津貼最常被用在補貼校服、書簿費、返學鞋的開支上,九成九受訪者都表示反對財政預算案取消學生津貼。
另外,有超過九成受訪者表示取消學生津貼後家庭會出現經濟問題,很大機會將減少親子活動、取消興趣、補習班,同時需要增加工作時間,做多點兼職甚至乎借錢應付,也憂慮經濟壓力大導致家庭關係變差。
另一關學聯成員張敏指當局取消津貼前未有廣泛諮詢,引起大量反對聲音,期望當局能與關注團體會面,聽取基層家庭的意見和目前面對的困難。照顧照顧者平台成員黃樂容形容學生津貼是家長滿足子女需求的重要資源,亦有助緩解照顧者因經濟因素帶來的壓力,認為當局應維持恒常化學生津貼。
綜援額不足應付讀書開支
而另一家長阿珍則育有兩名子女,其中一名就讀小學,生活費來自綜援,但綜援額根本不足以應付讀書相關開支,需要自己補貼,而單單9月開學前,書簿費和雜費已經要用3,000多元,假如取消了2,500元津貼,更加難以應付。阿珍打算減少女兒的興趣班,以及減少周末帶子女出去玩,避免用錢,惟亦擔心由於她們焗住在劏房,空間狹窄,子女長時間留在家,令大家心情忟憎,令親子關係緊張。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成員黃敏靈指,政府取消津貼除加重家庭負擔外,亦令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家庭更是百上加斤。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20%受訪家長表示或需因取消津貼而暫停子女的SEN治療和訓練課程。她指SEN學童一旦未能接受治療或訓練,將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社交發展,繼而影響他們的成長。
政府提出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政府提出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
政府提出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
有受訪家長談到削津加重生活負擔,為減子女開學開支,無奈叮囑兩名女兒「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有受訪家長談到削津加重生活負擔,為減子女開學開支,無奈叮囑兩名女兒「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
有受訪家長談到削津加重生活負擔,為減子女開學開支,無奈叮囑兩名女兒「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