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最悲估華GDP返3字頭
瑞銀料對美出口瀉66% 人行或減息0.4厘
今年首季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前夕,再有大行下調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預期。繼巴克萊、花旗、摩根大通、高盛之後,瑞銀、摩根士丹利及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齊出手削減今年GDP增長預測,其中以瑞銀最為悲觀,預測增速僅3.4%,重現2022年疫情期間的「3字頭」,若成真,恐要打入1978年以來官方紀錄GDP增速倒數三甲之列。
中國上月出口增速無論以人民幣或美元計價,雖然均由跌轉升,但據報瑞銀認為,美國對等關稅對內地出口將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將引發內地經濟重大調整。若目前加徵關稅的幅度保持不變,或將令中國GDP增長減速逾兩個百分點,縱使可預計中央將推出額外的刺激措施。由於中美之間關稅稅率存在「極大不確定性」,該行暫料內地對美出口未來數季將急降三分之二或66%,按美元計今年出口總額或減少10%。
增財政刺激 或本月降準
考慮到美國關稅壓制內地出口表現,瑞銀不但調低此前估升4%的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亦重申明年增速可能放緩至3%的預測。該行估計,內地政府財政刺激措施將有助推升GDP,重點在於擴內需及協助企業與家庭應對關稅衝擊,並相信中國人民銀行將至少減息0.3至0.4厘,或最快於本月開始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惟國內投資和消費仍將繼續受到負面影響,政策刺激效應亦恐怕會減弱。
除瑞銀之外,摩根士丹利亦發表報告指,受關稅影響,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4.5%下調至4.2%。在其基準情景中,假設中美兩國在未來數月將啟動貿易談判,美國對華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年底前將分階段降至34%,包括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取消與藥物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及將對等關稅從125%降至60%,以減少對美企供應的衝擊。
中美關稅前景正深陷迷霧之中,影響更難評估,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表示認同,但一切來得比預期更快的關稅升級行動對GDP帶來的影響,正推向該行預估的0.4至0.8個百分點範圍上限。一旦關稅不迅速逆轉,預期內地出口受拖累的程度將在本季更明顯。該行對今年內地GDP預測已經先行下調0.2個百分點至4.5%,而今年官方定下的經濟增長目標「保五」能否實現,則取決於中國政策應對的速度和有效性。
野村擬縮內地財管業務
作為全球成本削減行動的一部分,全球主要糧商之一的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ADM)子企托福上海(Toepfer Shanghai)據報開始關閉在中國的國內貿易業務,相關業務預計9月底結束,暫未披露受影響的員工人數,市傳子企將進行裁員,而上海的其他業務則不受影響。
與此同時,外媒報道,野村控股調整中國業務布局,收縮最初側重的財富管理業務,轉為優先擴展券商及資產管理業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