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專題:4大美妝品牌銷售鬥一番
化妝品和護膚品對不少女生而言猶如必需品,雖說古代諺語有云「女為悅己者容」,不過隨着時代轉變,尤其是在流行文化影響下,略施粉黛已經成為不少小資女的日常習慣。事實上,走入百貨公司和商場架設的化妝品店,不少均是屬上市公司旗下品牌。不過,同是大品牌,銷售表現存差異。以下聚焦的日本美妝品牌資生堂(Shiseido)、南韓的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半新股毛戈平(01318)和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營運表現便大有不同。
近年輸家
資生堂華銷情曳 股價瀉
港人熟悉的資生堂股價這幾年走勢一瀉如注,在2019年見9,250日圓的歷史新高後便無以為繼,現時僅在約2,680日圓徘徊,與強勢的日經平均指數大相逕庭。
要探究其滑落原因,資生堂的業績公告多次歸咎中國化妝品市場不如人意是「問題癥結」。就以該企今年公布的2024年業績為例,他們提及「受經濟情緒惡化、消費支出下降、家庭儲蓄增加等影響,中國化妝品市場遭遇長期低迷。」
日本營收去年反增9%
再看資生堂去年中國市場分部表現,去年同店銷售按年跌4.6%,內地免稅店銷售也陷入苦戰,該企更料中國市場今年銷售量還會再下滑。至於中國市場淨銷售金額去年錄2,499.52億日圓(約126億港元),按年微升0.81%,惟撇除匯率因素影響仍跌5.3%。
資生堂社長藤原憲太郎坦承,中國市場的確「不好做」,但他們有信心今年會見底,未來會在產品和行銷策略上更貼近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不過所謂「針無兩頭利」,雖然資生堂中國分部表現持續委靡不振,惟「大本營」日本的銷售額增長9.18%,有2,837.76億日圓(約143億港元),主要來自觀光客的大手筆購物。公司去年整體淨虧損為108.13億日圓(約5.48億港元),2023年淨盈利為217.49億日圓(約11億港元)。
雅詩蘭黛上季蝕45億
中國和亞洲市場對化妝護膚品需求疲弱,同樣連累美國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交出失色的財報和展望。回顧該企2025年財政年度第二季(即截至2024年12月底止的一季),收入按年跌6.42%至40.04億美元,期內由盈轉虧,蝕5.8億美元(約45億港元),主因列帳逾10億美元稅前費用(包括商譽、無形資產減損和重組費用)產生所致。
宣布重組裁員7千
雅詩蘭黛上季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按年少11.18%,至12.87億美元(約100億港元),經營溢利也跌58.13%,至1.08億美元(約8.42億港元)。更甚的是,美洲市場銷售跌2%至12.23億美元的同時,經營虧損更由5,500萬美元(約4.29億港元)擴大至8.23億美元(約64.19億港元),主因北美部分品牌零售疲弱,補貨訂單減少,使市場承壓。
雅詩蘭黛宣布進行「美麗重塑」重組計劃,2026財政年度前在全球裁員5,800至7,000人。展望方面,公司估今季(截至3月底)按固定匯率計算的每股盈利介乎24至34美仙,遠遜分析師預估的63美仙。
近年贏家
毛戈平上市後累漲兩倍
內地化妝品牌毛戈平股價自去年底上市以來「跑贏同行」,截至3月13日,該企股價累漲2.39倍,報101.2元。
半年賺4.9億 擬建廠房
毛戈平由同名化妝師毛戈平創立。這位男士是戲劇化妝高手,曾於1990年代參與內地電視劇《武則天》,協助演員劉曉慶化妝扮演武則天,將40歲的劉曉慶「返老還童」,並演活了16歲的武則天,在行內嶄露頭角而為人所知。現時該企也有與國家韻律泳隊攜手合作,所以去年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地韻律泳隊選手參賽奧運時的打扮妝容,就是出自毛戈平產品。
招股書顯示,毛戈平截至去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按年多40.97%,至19.71億元人民幣,純利4.92億元人民幣,亦增41%,並計劃於杭州建立自家生產基地,用於生產彩妝及護膚品,料明年中投入營運,設計年產能約為1,540萬件。
愛茉莉韓流攻陷西方
對不少讀者而言,驟眼聽「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可能較為陌生,不過該企持有的韓妝牌子卻是大家頻煲韓劇而琅琅上口的品牌,譬如雪花秀、呂、LANEIGE(蘭芝)就是來自愛茉莉太平洋集團。
去年收益37億 首超大中華
在韓流助攻之下,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該企的西方市場營收首次超越大中華區,前者錄6,949億韓圜(約37億港元),後者則為5,100億韓圜(約27億港元),整體海外市場經營溢利增長20.6%。
總收入方面,去年該企有4.25萬億韓圜(約230億港元),按年升5.93%;經營溢利上升64.01%至249.3億韓圜(約1.34億港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