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研英出口避稅
保留8歐廠 今年照加薪發獎金
近年由中國電動車掀起的新一波產業變革,對不少傳統車企而言猶如飽經風霜,而多家日資車企巨頭在祭出方法應對的同時,亦按「春鬥」(春季勞資談判)之下工會的要求加薪。其中,日本汽車界「一哥」豐田同意月薪最多上調24,450日圓(約1,278港元),並發放相當於7.6個月薪酬獎金。另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開打全球貿易戰,各大車廠亦在積極想辦法避稅,據報豐田正研究由英國出口電動車至美國,冀藉此減低受關稅的影響。
豐田股價昨日收升0.25%,報2,761.5日圓。集團提及,整體員工加薪幅度與去年持平,而去年的加幅是1999年以來最高,同時計劃為國內零部件支付更多費用,從而協助供應商加薪。
至於白宮日前宣布向全球各國的鋼鋁徵收25%關稅,由於製造汽車車身少不免要用上相關原材料,所以對日本車企後續影響備受關注。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回應指,希望與美國在汽車關稅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又稱徵稅可能對日本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以及多邊貿易體系影響深遠。
平治用禾賽激光雷達傳感器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豐田汽車歐洲營運總監哈里森(Matt Harrison)表示,考慮到貿易及政治爭端日益升溫,集團在邁向電動車轉型的過程中,會保留所有8家歐洲工廠,並考慮由英國工廠生產電動車,繼而輸往美國市場。
另邊廂,德國傳統豪華車車廠平治(Mercedes-Benz,內地又稱奔馳)選擇與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禾賽科技(Hesai)合作,開發配備禾賽科技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智能駕駛汽車,是首次有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以外市場,採用「中國製」激光雷達技術;禾賽在港上市的同業速騰聚創(02498)昨收升5.23%,報45.2元。
市場認為,觀乎禾賽對標美國同業汽車雷射及雷達感測器製造商Luminar Technologies,所以今次中歐兩企合作,禾賽首席財務官樊鵬指他們已在中國擴建了兩條生產線,且在海外建立生產線,最早明年投產,以避開擔心關稅和物流風險。
要留意,平治除了將汽車零部件「升呢」,最新也宣布任命汽車及貨車質量主管Jason Hoff,出任新設立的北美行政總裁一職,整合在美國研發、銷售及行銷業務,5月1日起生效,可見由日資乃至歐資車廠均全方位布局應對關稅問題。
蔚來傳裁員一成 股價升5%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