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調查︰69%港人憂醫療費升 影響財務

調查發現,港人為應對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影響,已採取各種措施應對。 調查發現,港人為應對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影響,已採取各種措施應對。
調查發現,港人為應對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影響,已採取各種措施應對。
《宏利亞洲康健調查》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未來10年在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方面達到理想水平的信心存在顯著落差。當被問及影響其實現理想財務狀況的阻力時,69%受訪者均提到醫療費用上漲問題。過去一年,受訪者感受到醫療開支急增18%,尤其在門診服務、藥物和預防性護理等方面,凸顯醫療費用對個人造成的沉重經濟壓力,從而對其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今年1至2月期間,宏利對香港逾千名25至60歲的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表示在1至100的評分標準中,經濟和精神健康均以達到85分為目標,身體健康則定在86分。然而,他們的期望卻全面落空,估計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得分只有70分、71分和71分,反映受訪者實現個人健康可能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
70%父母擬推遲退休年齡
面對醫療成本有增無減,大多數港人在維持財務穩健與確保身體健康之間往往面對艱難抉擇。調查發現,為應對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影響,受訪者已採取各種措施應對,約41%更注意飲食、25%使用較便宜的醫療服務,甚至約19%推遲或放棄身體檢查,18%會選擇保費較低、保障較少的醫療保險計劃。
經濟壓力、情緒健康和身體健康之間環環相扣,是次調查結果亦凸顯精神健康對身體的影響。其中,壓力和焦慮被視為影響未來精神健康的兩大主要因素,分別佔34%及28%。另一方面,癌症和心臟病等嚴重疾病的擔憂,更被受訪者視為實現理想身體健康水平的主要障礙。
不過,該調查反映出港人對「養兒防老」觀念已隨時日轉變。在育有子女或打算生育的本港成年受訪者之中,約37%表示不會指望子女在其晚年時提供經濟支援。
隨此而來,有70%已婚並育有子女的受訪者計劃推遲退休年齡,這趨勢可能影響普遍港人對退休規劃產品和服務的期望。
宏利:宜制訂長遠理財方案
宏利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白凱榮指,鑑於醫療成本上漲和由此衍生的經濟壓力,加上精神健康問題日趨普遍,港人須重新審視維持整體健康的方法。他續稱,積極前瞻的財務規劃,可助大眾有效應對人生各階段不同需要,故鼓勵市民不應局限於單純儲蓄,更應以明智和高瞻遠矚的方法進行理財規劃,以制訂適合自身長遠目標的理財方案,提升個人對財務狀況的信心,更可讓港人朝着財務穩健的目標邁步前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