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分析:區塊鏈助辨識數碼文件真偽

現時不論購物、轉帳、保險理賠等,幾乎都可以上網或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輕鬆處理。這種便利性實在難以抗拒。當企業積極運用科技協助營運時,數碼化快速帶動資訊傳播。這些數據會經過蒐集、處理、傳輸和儲存,過程難以避免人為或無意的竄改、變更,如何相信看到的資料是真確?
以申請貸款為例,傳統的流程仰賴大量紙本證明,企業為證明公司營運正常,往往要遞交採購訂單以至水電費單等文件,再由銀行進行驗證。
銀行審核這些文件需時,加上紙本文件幾乎無法驗證真偽,有時就只能靠個「信」字。因此,鑑定資料的真偽,對顧客和機構都是痛點。既要忍受繁瑣程序、冗長等待,但文件造假問題時有耳聞,機構不得不採取多重預防措施,卻耗費時間資源,增加了成本。
各自擁有專屬「指紋」
現實世界中,我們依靠「指紋」辨識個人身分。這種信任建立在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指紋」上。在數碼世界中,資料數據同樣需要「指紋」。區塊鏈則是目前最好的信任載體。區塊鏈讓每份文件都擁有一個專屬的「指紋」,即哈希值(Hash)。一旦區塊鏈上的文件內容遭到改變,就會產生另一組「指紋」。因此,通過比對「指紋」,就可以確保訊息的真實和完整性。
例如向銀行A申請資產文件,用家可以上網直接從銀行A下載文件,同時銀行A會將文件處理為「指紋」並存證於區塊鏈上。而審批貸款的銀行B在收到用家提交的資產文件後,亦會對文件生成「指紋」,並與區塊鏈上已存證的「指紋」比對一致,即可驗證是否與銀行A開具的正本相符。
區塊鏈難以竄改、永久保存的特性,讓銀行等機構增強對數據的信任,從而令驗證工序更具效率。客戶亦可以享受到更流暢和安全的服務,這才是雙贏。
保險醫療等領域應用
至於可信的數據,是業務決策過程的基石。區塊鏈能夠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其應用層面廣泛,包括政府、保險、醫療、教育等領域,例如發放牌照、承保理賠、學歷證書等。
再進一步說,內地與香港交流愈益頻繁,區塊鏈驗證技術有望促進兩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的高效流動,為行業注入更大的發展動力。目前,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合作夥伴,推動相關數據驗證服務,協助各行各業提高服務質量,亦已有多間機構率先加入使用服務,冀能開拓更多商機。
香港電腦學會人工智能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霍露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