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印度經濟增長勢保7 仍存憂

券商指,印度經濟在未來10年的年均增長率可望高達7.5%。 券商指,印度經濟在未來10年的年均增長率可望高達7.5%。
券商指,印度經濟在未來10年的年均增長率可望高達7.5%。
人均產值低 國債GDP佔比飆 盧比恐續貶
印度截至今年3月底止2023/2024財年經濟增長即將於本周五揭曉,穩守「7」字頭幾無懸念,雖然近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加上美元匯率波動,累及印度外匯儲備一度下跌,但截至5月17日止已回升至6,487億美元新高。分析指,中長期聚焦新一屆政府能否帶領印度經濟進入收割期,惟相比5年一度的總理大選,當下投資者相信印度貨幣盧比的前景,或與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相關度更高。
外媒引述日資券商野村證券的報告指,如果印度私人企業投資復甦速度快過預期,印度經濟在未來10年的年均增長率可望高達7.5%,而本年度至2029財年期間,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長率可能為7%。
復甦不平衡 存外溢風險
該行預計,投資者對印度經濟增長前景的樂觀情緒顯而易見,但非無迹可尋。過去10年發生了兩個重大變化,首先,當地政府有意識地做出穩增長的宏觀政策選擇,令宏觀經濟基本面更加強勁,應對衝擊的緩衝能力增強。其次,在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全球供應鏈轉變等提高生產力的改革帶動下,中期增長動力正在形成。不過,基礎牢固並不一定意味着經濟立於不敗之地,目前經濟復甦雖然強勁,但仍呈不平衡問題,存在全球外溢效應的風險。
上調主權債評級言之尚早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亦指,印度經濟能否實現高增長承諾,將取決於其融資和資本支出的配置,以提高生產力並大幅提高人均GDP。在現任總理莫迪過去10年的執政時期,印度人均GDP大增64%,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政府基礎設施支出、連串社會福利計劃的有效支出所推動。儘管如此,印度人均GDP仍處低位,只有2,500美元,特別是與印尼和菲律賓等類似的主權評級相比。
另一問題是印度政府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急升,去年第二季已升至83%,反觀企業槓桿率則從72%降至59%。值得注意是,印度政府債務總額中只有約2%由外國投資者融資,使其成為外債最少的亞洲國家之一。艾西亞續稱,即使印度財赤佔GDP比例料放緩至6%,但今年4月起新一個財年可能需要進行財政整頓。基於基礎設施和補貼承諾,支出壓力或趨緊迫。因此,目前認為今年印度主權債評級將獲升級的說法,仍言之過早。
油價倘漲 匯價首當其衝
更為迫切的可能是盧比持續貶值的走勢,印度儲備銀行(RBI)會否及時高調介入匯市。當市場憂慮中東緊張局勢升級,或擾亂供應並推高油價,作為第三大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的印度,從盧比匯率可見首當其衝,曾低見83.72兌每美元的歷史低位,反映油價可能上漲恐損害經濟,並對盧比造成壓力。
亞開行在4月曾調高印度2024/2025財年經濟增長預測至7%,但也提及原油市場供應中斷及可能影響農業產出的天氣衝擊等全球不確定因素,是印度經濟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
憑藉可觀的外匯儲備,印度央行抵禦外部風險的彈藥堪稱充裕,尤其是大選期間穩定匯市應屬重要任務。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日本除外)趙耀庭亦指,從歷史來看,大選前盧比兌美元通常會升約2%,並於選舉期間持續,大選之後一般則會回落1.4%。他預期,大選期間,印度盧比將相對穩定,且有望升值,特別在印度執政黨取得大多數席位的情況下。一場壓倒性的勝利甚或提振投資者情緒,並帶動國外投資組合資金大幅流入。
印度GDP增長預測印度GDP增長預測
印度GDP增長預測
印度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印度公共債務佔GDP比例
印度公共債務佔GDP比例
印度經濟增長印度經濟增長
印度經濟增長
印度盧比匯價走勢印度盧比匯價走勢
印度盧比匯價走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