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幣策煙雨迷濛 全球皆無所適從

美國坐擁美元霸權數十載,全球金融體系如今尚以美元體系為主導,其貨幣政策動向足以牽動世界經濟。可今年以來,美國聯儲局對於何時啟動減息周期的問題,時而放鴿,時而放鷹,令市場無所適從,讓各大央行都頭痛不已。說到底,聯儲局調節幣策抗通脹的能力與成效未明,且大選年也增加了幣策的政治考量,種種不確定性只會讓各方更深切體會到美元霸權之禍。
本來市場一直預期,美國最快今年啟動減息周期,聯儲局3月的口風也偏寬,可近月又再轉風向,非但高息環境可能比市場預期要長,市場更揣測不能完全排除聯儲局再加息的可能,意味減息時點將愈推愈後。利率的不明朗,足以影響環球投資氣氛。美元偏強下,一眾非美元貨幣得為穩定本幣匯率而懊惱。
刻下,美國通脹似乎難再向下,但另一方面,經濟數據開始反覆,就業市場已從疫後高位退熱,經濟增長添變數,而持續的高息環境對經濟影響漸趨明顯。由於近月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市場開始預計,美國通脹難以再回落,甚至會反彈,致令聯儲局今年減息的可能性變得更渺茫。
時值大選年,白宮其一考量,乃減息雖可減低經濟硬着陸的風險,但對於通脹是否受控尚無把握,且一旦美元轉弱,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最關注的,莫過於是市場對美債的需求。是故,美國聯儲局遲遲未能交出具明確前瞻性的貨幣政策指引,與其兩難的處境不無關係。
得弄清的是,如今聯儲局傾向維持高息一段時間,以耐心等候實現2%的通脹目標,惟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說明,以不變應萬變,不見得就能等到通脹回落。更何況,中東局勢未明,尤其近日伊朗政治事件為局勢添變數,且見到金、銀、銅價全面上升。若次季中國經濟進一步確立復甦步伐,樓市信心逐步回穩,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氣氛好轉,帶動整體物價與資產價格低位回升,中國商品上升壓力有機會經出口傳導至美國,屆時聯儲局非但不可能實現減息,說不定真的要再加息抗通脹。
其實,美國貨幣政策弄得如斯田地,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身,長年以債冚債,無止境的財政擴張,實際上助長了物價升勢,令通脹變得更持久。幣策兩難,如何能延續美股與美國經濟增長的盛宴,實現經濟「軟着陸」,就看誰掌白宮接下這燙手山芋。
近年各地央行不斷買金,金價迭創新高,表現與實際利率脫鈎,同時市場對虛擬貨幣的熱情有增無減,都圍繞着一個主題,就是以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呈分裂下的現象。要將資金分散至美元以外的資產,寧可增持沒有利息的黃金、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作替代,也不情願將所有「雞蛋」全放在美元「籃子」內。
美國致力推動與中國脫鈎,中國經濟固然受影響,但美國亦在傷敵一萬自損八千。全球化經貿格局改變,是國際貨幣體系分裂的底因。美元表面上仍是全球第一,但實際上霸權根基已動搖,結合貨幣數碼化的新趨勢,且別低估迎面而來的國際貨幣體系變革浪潮。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