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數碼港元彰顯應用價值

金管局已在今年3月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進一步探索在港創新用例。 金管局已在今年3月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進一步探索在港創新用例。
金管局已在今年3月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進一步探索在港創新用例。
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需要不斷進步,數碼經濟和Web3.0如流捲至,其中數碼港元與穩定幣的監管成為市場熱議。
去年10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出台《「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報告》,去年12月則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合作,發布了穩定幣法規公眾諮詢文件。
回望香港的數碼支付發展史,從25年前引領世界的八達通,到無處不在的信用卡支付,再到近年來因消費券而火速普及的二維碼支付,選擇多如繁星。面對支付方式選擇繁多的市場,政府推出的數碼港元究竟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嗎?
成推動Web3.0生態圈關鍵
數碼港元擁抱的央行數碼貨幣(CBDC)概念,在分布式帳本技術(DLT)的系統架構支撐下,展現3大特色:可編程性、代幣化和即時交收。這不僅為支付創新奠定了基礎,更是推動香港成為Web3.0生態圈重要一員的關鍵,且對於商戶的資金流動管理提供實質幫助。
金管局《「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報告》,在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等範疇,着眼於滿足當下的支付需求,而代幣化存款、Web3.0交易結算、代幣化資產結算等3項。曾有論者認為「離地」,反而認為這是金管局的超前部署,而且正好對應證監會關於代幣化資產的監管政策,為預備迎接Web3.0時代的到來鋪路。
去年11月2日證監會發布兩份通函,分別為《關於代幣化證監會認可投資產品的通函》及《關於中介人從事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的通函》。證監會認為,代幣化證券本質上仍是傳統金融工具,只是加上「以代幣化作為包裝」,例如代幣化債券,實際上仍是債券。因此,除須遵守適用於傳統證券的現行法律和監管要求外,亦須遵守額外的監管要求,以應對代幣化和DLT特有的新風險,特別是技術風險、網絡安全風險和所有權風險。
充當虛擬資產交收工具
隨着市場對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和類似項目的興趣日益增加,「通函」對於代幣化證券和投資產品相關活動的監管要求和期望提供及時的指引,同時為代幣化認可產品的發售開綠燈,提供Web3.0市場的正面發展。數碼港元計劃正正可以為代幣化證券和資產,充當對應的交收工具。
在代幣化資產結算的測試計劃中,金融科技公司ARTA-Emali測試使用模擬數碼港元,作為認購基金的原子化結算,以及通過使用智能合約,直通整合上下游中介機構例如分銷機構、基金經理、基金管理員等的營運流程。當投資者下單認購基金後,他們的數碼港元,就會首先被託管到智能合約下的金庫(Vault)中,只有當基金經理將代幣化基金交付給投資者時,數碼港元才會釋放給基金經理。
在這種銀貨兩訖(DvP)模式下,基金經理知道並有信心投資者已經預付資金,也就有動機盡快完成交易,以便接收投資者的資金。這種直通式原子化結算方式,可以減少營運負擔,同時,投資者享受更快的交易執行,並更及時進入市場,例如認購代幣化債券時,可以使他們額外早一天獲得利息收入。
助各類代幣化產品發展
其實在證監會發出關於代幣化證券的通函後,市場上已經陸續推出各款代幣化產品。例如代幣化債券方面,除去年2月香港政府率先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去年6月,上市公司中國信息科技(08178)也發行了代幣化債券,並且是全球首隻應用數碼擁有權代幣標準(DOT Standard)。今年1月,廣發証券(01776)的香港子公司,成功在以太坊上發行了首批代幣化債券,總額一億美元。今年2月初瑞銀集團推出了香港首隻代幣化認股證,用的是瑞銀內部代幣化服務供應商UBS Tokenize的鏈上發行框架。
至於代幣化基金,今年1月,嘉實資產管理推出一隻固定收益的代幣化基金,專門投資於評級較高的美國債券,這是首個由中資機構推出的代幣化基金。雖然這隻基金限制給專業投資者,但是基金經理已經向證監會申請,推出供散戶認購的代幣化基金。
可以預見,隨着監管機構對代幣化證券的方向和監管明朗化後,各方發行人都在積極準備推出代幣化產品。要凸顯代幣化產品的優勢,在交收、結算和營運上,合理地交易雙方都會使用數碼貨幣。為免市場需要落在流通的加密貨幣和穩定幣上面,香港政府推行數碼港元是應有之義,這樣才能更好發展香港成為Web3.0樞紐,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陳頴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