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56%專家估全球經濟轉差

WEF調查顯示,有77%專家看淡歐洲今年經濟表現。 WEF調查顯示,有77%專家看淡歐洲今年經濟表現。
WEF調查顯示,有77%專家看淡歐洲今年經濟表現。
WEF調查:今年金融環境緊縮 睇淡歐洲比例最高
於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年度大會昨日正式開始。WEF同時發布了其最新一項經濟調查的結果,透過訪問全球逾60位公私營機構的首席經濟師,WEF指有56%受訪者預料今年全球經濟環境會轉差;認為經濟環境維持不變的只有20%,覺得會好轉的則為23%。就地區而言,有77%專家看淡歐洲今年經濟表現,為各地之最。為數不多的好消息是,多數經濟師都估計通脹將會回落。另有研究指出,近期爆發的紅海軍事衝突,對全球經濟及物價影響有限。
WEF指出,全球經濟在今年將再次接受考驗,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服務業,經濟活動都有放緩迹象。緊縮的金融環境已對消費及商業信心構成壓力,而財政及貨幣政策的制訂者都在權衡其政策的利弊。WEF常務董事Saadia Zahidi表示,雖然重振全球增長對於應對關鍵挑戰尤其重要,但也不能只着眼於經濟增長。WEF正發起一項倡儀,旨在幫助各經濟體在經濟增長、社會、環保及其他優先事項之間取得平衡。
近九成料歐美通脹放緩
在WEF另一份關於全球107個經濟體的增長品質研究報告中,該組織指出大多數的國家增長方式在環境保護方面不可持續,而且缺乏社會包容。
所幸的是,去年困擾多數發達經濟體的高通脹問題,如今有很大機會得到緩解。有86%首席經濟師估計,美國的通脹今年內會放緩,這一比例在對歐洲的看法中也達到87%。數據反映市場認定經過一輪貨幣政策緊縮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都有望重新減息。
研究:未受船運干擾影響
近期紅海地區爆發的軍事衝突,令許多貿易貨船不得不繞路而行,推升全球運費之餘,亦令外界擔憂新冠疫情期間的全球供應鏈危機會再度上演,甚至有機會令通脹反彈。不過,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研究指出,參考了最近歐洲及美國的物價數據,通脹減速的進展依然良好。
安聯貿易的研究報告則估計,今次航運干擾事件暫時未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對於本地生產總值(GDP)、通脹的影響仍然可控,但如果情況持續至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大的衝擊。根據其假設推算,當航運運輸成本上升一倍後,美國及歐洲的通脹率將會額外上升0.7個百分點,並且分別對兩地GDP構成0.6個百分點及0.9個百分點的負面衝擊;就全球而言,GDP亦會受到0.4個百分點的損害。
就目前而言,全球貨運業仍在正常運作中。聯邦快遞(FedEx)行政總裁Raj Subramaniam表示,目前未見到紅海事件帶來太多的影響,空運價格仍然保持穩定。他續指出,海上運輸佔全球貿易90%,因此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產生影響,只不過現時似乎看不到有太多物流訂單改用空運。
經濟師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經濟師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經濟師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