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通脹仍高利率近見頂 惠理看好金價

黃金一向是不少投資者的避險之選。 黃金一向是不少投資者的避險之選。
黃金一向是不少投資者的避險之選。
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近年開始積極增加黃金儲備,使「央行買金」成為金價的推手之一。惠理高級總監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業務主管金炯道指出,央行增持黃金的趨勢始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而這種趨勢某程度反映出「對美元前景的悲觀」。展望未來,他認為考慮到通脹仍相對較高、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發達經濟體利率即將見頂的情況下,對金價的看法仍審慎樂觀。
央行金儲近49年高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全球央行的黃金儲備已逼近1974年以來最高水平。作為歷史背景,美國於1971年才放棄「金本位」貨幣制度,並且於1974年才正式解禁容許居民私人持有黃金,故當年絕大多數的黃金仍屬於官方儲備。換言之,當前全球的央行黃金儲備量,已差不多重回當年美元還是「金本位」、仍未與黃金脫鈎的年代。
美元放棄「金本位」後,直到今日仍然是全球的主要儲備貨幣,惟近年卻愈來愈多國家開始增加黃金儲備的比例。金炯道指出,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趨勢已持續了15年,這種「去美元化」的趨勢,反映出一些國家對於美國「印鈔」的速度感到「不高興和不舒服」,認為美元系統的貨幣供應不斷增加是不可持續的。
美元避險地位減退
他指出,各國央行黃金儲備會否繼續增持,取決於人們對美元的看法。美元與黃金同樣具有避險功能,而過去美元作為避險資產一直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愈來愈多人開始改變想法,希望能分散風險。
金價走勢方面,他坦言本季度對黃金而言「不是最好的時間」,但整體上仍看好未來6個月金價的表現,即從現在起直到今年底至明年初金價仍然看俏。他又提到,在高通脹環境下,黃金往往會有較好表現,就算整體利率環境相對較高也是如此。舉例而言,假設當前存款利率有7厘,但通脹率達到7%,意味着持有現金表面上能夠賺取高息,但實際上依然會輸給通脹。
他認為,在通脹仍然具有「黏性」的情況下會利好黃金,加上宏觀環境的不明朗因素眾多,如中美之間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此前美國曾爆發銀行業危機,以及美國等經濟體利率即將見頂,亦是看好金價的主要原因。他建議投資者可以在投資組合中配置5至10%,甚至是15%的黃金,具體視乎每個人的風險偏好。而歷史數據顯示,在組合中持有一成黃金可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及風險。
金炯道建議,可在投資組合中配置5至10%黃金。金炯道建議,可在投資組合中配置5至10%黃金。
金炯道建議,可在投資組合中配置5至10%黃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