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樓評:本港銀行今季加P息機會高

本港大型銀行的加息行動具指標作用。 本港大型銀行的加息行動具指標作用。
本港大型銀行的加息行動具指標作用。
在美息上升及銀行結餘減少等因素影響下,與樓按相關的港元一個月拆息(HIBOR)最近升至逾1.7厘,市場按息由上半年主要約1.5厘,升至突破H按封頂位2.5厘。由於封頂息以最優惠利率(P)作為基準,若P未上升,H按息仍會以現時普遍為2.5厘計算。
美國聯儲局於7月底議息會議公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0.75厘,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達到2.25至2.5厘。審視以往本港的加息周期,當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升至兩厘水平,P已出現上調,為何現時銀行對港P卻按兵不動?
大行需衡量整體成本
銀行一般不會單邊加P而是上調存貸息率,換言之,雖然加P可讓銀行收取高一點的按揭利息,然而,也會因為存息同步上調而需多付一點存款利息,而大型銀行的存戶數量遠比中小型銀行為多,故此大型銀行亦需顧及上調存息的成本上升壓力,加P的決定便需衡量整體資金成本。
當然,香港採聯繫匯率制度,港元與美元掛鈎,雖然原則上港息會跟隨美息走勢,但近年港P卻沒有即時跟隨美息上升,原因為何?事實上,近年在加息周期的過程,香港同樣經歷一些階段:銀行體系結餘高度充裕及拆息處偏低水平,港息升幅未有跟足美息而導致港美息差拉闊,繼而套息活動增加令港元轉弱並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繼而引發銀行體系結餘收縮及推升港元拆息,拆息累升後銀行決定上調存貸息率,即是同步加P及存息。
經歷以上階段,亦基於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為首採寬鬆貨幣政策,以致熱錢充斥市場,令近年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較以往處於高度充裕水平,2008年海嘯前一般僅十多億至數十億元水平;故此,環球寬鬆貨幣政策以至高水平銀行體系結餘減慢了本港加P步伐。
今年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在上述歷程下逐步下降,現時已跌至約1,247億元水平,預期當銀行體系結餘跌至低於千億元及一個月拆息逐步邁向兩厘水平,本港銀行便具備條件加P,相信此情況在今年第三季出現;但實際加P時間及幅度亦需視乎銀行衡量資金成本而定。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 王美鳳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