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理財Campus:小資族學識6招 儲錢無難度

有調查顯示,港人儲蓄能力及習慣創史上最弱。 有調查顯示,港人儲蓄能力及習慣創史上最弱。
有調查顯示,港人儲蓄能力及習慣創史上最弱。
疫情反覆、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這個時勢下,手中有個錢就顯得更重要。縱然知道儲蓄非做不可,但仍有不少人感嘆存錢難而放棄。近月有調查顯示,港人儲蓄能力及習慣創史上最弱,僅20%受訪者有訂下儲蓄目標。其實儲錢最重要的是決心,建立良好的習慣後,再持之以恒,就可累積財富。作為薪水不多的「小資族」,若未有盡早累積存款,更可能會阻礙生涯規劃。是次就列出6個「小資族」理財術,教你穩健累積財富。
1 自動轉帳薪金作儲蓄
當你每月領到薪金後,扣除每月支出,就是你可以儲起來的資金。講到儲蓄,不外乎都是開源節流,若未能增加收入,就只好量入為出。
儲錢程序愈方便及簡單,便更容易養成好習慣,不會半途而廢。為避免一出糧就成為「月光族」,小資族可在個人帳戶設定自動轉帳,指明每月在收到薪金的隔日,定時將部分工資轉帳至指定戶口作儲蓄,也可以考慮將該薪金投放入銀行的儲蓄計劃,每月自動從戶口中扣取供款。
記錄每日收支
除了將固定收入直接轉至儲蓄戶口之外,每月必須繳付的帳單如支付房屋租金等,亦應設定自動轉帳,有助控制支出。
了解金錢流向才能管控收支,妥善記帳亦可以幫助自己記錄每日的收入和支出,檢視消費習慣及生活開支等。市面有很多記帳手機應用程式(App),方便進行理財規劃。
2 增存款戶口取錢難度
存錢愈簡單愈好,那麼花錢就要愈難愈好。要謹記,儲蓄帳戶的錢是不能提取,因此,最好的做法是該戶口不要辦理提款卡,亦要避免使用此帳戶進行任何轉帳。如需要提款,就帶「紅簿仔」到銀行分行排隊。只要取錢的過程耗時又麻煩,倒不如不去領取,便能省下一筆。
只有這樣,才可確保自己不會隨意動用辛苦儲下來的應急錢,更好掌握個人的花錢習慣,讓金錢用得其所。
3 設目標日為提款密碼
存錢和提款卡密碼有甚麼關係?很多人會將在乎的人和事物改成密碼,如將提款卡的密碼設定為一些「重要日子」,可提醒自己努力儲錢、減少花費。舉例,如果你目標是5年後儲到首期買樓,可考慮把密碼改成買樓的目標期限;若需要預留資金繳付汽車貸款,密碼可設定為買車當天;假如想替自己累積旅行基金,準備在重新通關後,享受一場悠長假期,大可將心目中的旅行日子設成密碼。這樣一來,每次提款就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提自己要好好存錢以達成目標。
4 參考階梯式存錢大法
存錢方式五花八門,網上有兩個流行的存錢方法,分別是「52周存錢法」和「365天存錢法」,實行簡單,大家不妨參考。
一年儲達6.6萬
52周階梯式存錢法道理非常簡單,規則是在一年52周內,每周遞存10元,假如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30元,以此遞進。以這個階梯式方式滾存,每個星期強迫自己多存下10元,52周後就可以儲到近1.4萬元。另一個類同的365天存錢法,即是指在一年365天,第一天存一元,第二天存兩元,第3天存3元,如此類推,經過365天便可累積到超過6.6萬元財富!
儘管每天存到的金額並不算多,但利用這個小秘技,可以培養自己的儲蓄習慣。上述兩個存錢方法並沒有固定的起始金額,大家可以自由調整,儲多儲少自行決定。
5 減少碌卡免「使凸」
學會如何存錢,亦須學習慳錢技巧。「無現金支付」固然方便,輕輕一按、一刷即可過數,但很多時卻令人不知道自己實際花了多少錢。香港人普遍都會使用的信用卡屬預繳式消費,可以分期付款,容易墮入消費陷阱,一不小心過度簽帳,以致還款不足,更會帶來龐大的利息開支,最終令你負債纍纍,造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花現金令人對支出的意識較強,起到自我警惕的作用;相反,「無現金支付」讓付款變得抽象,很容易過度透支。不過,電子支付是大勢所趨,限制自己只用現金非長遠之計,大家可以考慮下載預算App來提醒自己,當花費超出限額時,App就會自動發出警告,防止「使凸」。
6 取消追蹤網店減消費
不少人感到無聊時,會瀏覽網店打發時間,當遇上大型網購平台促銷,更會盲目掃貨。如想好好存錢,不妨取消對部分網店的關注,限制瀏覽網店的時間。此外,你還可以把看到的一些心動商品放入購物車內,先不要下單,過了一段時間再重新檢視這些商品是否必需品,以免自己被各種新產品或優惠吸引而衝動消費。
購物前應三思
特別是女生,很易被相片及低價吸引,往往會買入一大堆款式類似、並不真正「需要」的物品。培養儲蓄習慣之餘,購物心態也是必須調整。每逢想購物的時候,應反問自己日常生活真的「需要」這堆東西嗎?那些重複購買的物品是否早已被「遺棄」了?懂得取捨作出正確選擇,不但省錢,也可防止家中堆積過多雜物。
儲蓄帳戶最好不要辦理提款卡。儲蓄帳戶最好不要辦理提款卡。
儲蓄帳戶最好不要辦理提款卡。
信用卡屬預繳式消費,易墮入消費陷阱。信用卡屬預繳式消費,易墮入消費陷阱。
信用卡屬預繳式消費,易墮入消費陷阱。
港人儲蓄習慣調查港人儲蓄習慣調查
港人儲蓄習慣調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