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民族主義玩出禍 俄烏戰爭勢必然

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向烏克蘭東部展開特別軍事行動,歐洲大陸爆發二戰後最大規模戰爭。撥開戰爭的迷霧,俄烏戰爭是烏克蘭建構民族主義及操弄歷史修正主義的必然結果,當中亦夾雜了民粹主義。各種因素交織下,令積怨甚深的俄烏兵戎相見,星星之火終於引爆了巨大火藥庫,餘波擴散全球。
烏克蘭、俄羅斯及白羅斯部分領土,曾屬於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輔羅斯。但現代烏克蘭領土並非自古以來一成不變,經歷多個政權及民族興亡更替;全境更曾被分割統治,分別屬於沙皇俄國、波蘭及奧地利等強權。而烏克蘭在俄語是「邊區」的意思,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非一個民族或國家名稱。
扭曲史實 敵視俄國
為了填補歷史空白,烏克蘭自1991年重新獨立後積極建構民族主義,希望把「烏克蘭」及「烏克蘭人」修飾為自古已有的概念。但在建構過程中,烏克蘭發現眾多歷史人物及事件均與俄羅斯有密切關係。為了減少民眾對俄羅斯文化及民族的認同,烏克蘭便替歷史「翻案」,甚至扭曲史實。在新史觀影響下,烏克蘭為納粹德國二戰入侵蘇聯及佔領區內種族清洗的暴行曲筆,把德國入侵描繪為協助烏克蘭人從共產暴政中解放。這個描述與德國戰時宣傳可謂如出一轍。除了美化侵略,烏克蘭新史觀亦吹捧當時與德國合作的通敵者,貶低及詆毀與蘇聯共同抗敵的同胞。
透過各種操作,歷史修正主義在烏克蘭年輕一代留下深刻烙印,他們不但敵視東鄰俄羅斯,更對東部頓巴斯地區的俄語人口不友善。俄羅斯於2014年介入烏克蘭內亂時,烏克蘭右翼及新納粹民兵組織已前往東部參戰,他們在東部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及至衝突結束,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及令烏東成為事實獨立地區,進一步助長烏克蘭的右翼化,右翼分子更每年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
民族主義就像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後極易帶來禍害。烏克蘭以歷史修正主義企圖建構民族主義,但最終令東西部文化鴻溝愈來愈大;反而加強了東部民眾對俄羅斯的歸屬感,令兩個分離地區出現民族自決一幕,普京遂以阻止種族清洗為名出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