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西方口說 中國實踐
2024年剛過去,各種統計數字逐步出台,德國是歐洲第一汽車大國,全年生產乘用車約為440萬輛。相對之下,中國車廠比亞迪全年出產430萬輛,單是這一家公司,產量就可以跟整個德國媲美。美國特斯拉是電動車的老大哥,過去一直銷情良好,但在去年,銷量卻錄得跌幅,雖然只是下跌約1%,但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特斯拉這份成績表,已足夠讓管理層感到寒心。
汽車業是整個工業的縮影,以此觀之,中升西降的勢頭已是不可逆轉。中國上升的不止是汽車業,而是包括整個工業體系,尤其是軍工行業。筆者已講過N次,中國軍用工業的實力遠勝於民用,民用的生產力尚且如此厲害,軍用的科技是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中國去年陸續推出機器狼、無人機航空母艦,外界的評論者感到吃驚,其實只反映出他們太後知後覺。美國、歐洲生產的汽車,尚未掌握到原地自轉、原地跳躍以至水陸兩用的技術,但Made in China的乘用車,早在兩年前已經有相關技術。民用科技既然能夠超前西方,軍用科技就更不消說。
美國的第六代戰機早在十多年前開始構思,但一直只是流於空想。去年底,解放軍卻橫空而出,一下子亮出兩款第六代戰機,把不少西方軍事評論家嚇得幾乎掉了下巴。實際上,此事也不足為奇,多年前美國蘋果公司和中國的小米集團都立下宏願,要生產電動車。到頭來,蘋果是光說不練,最後更放棄造車計劃。中國小米集團卻是說到做到,去年正式開售第一款電動車,今年更乘勝追擊,出產新一款四門轎跑車,據說車速還打破同類汽車的世界紀錄。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