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電動車:美狂加關稅 阻中企出海

中國新能源車企近年火速崛起,與造車成本便宜有關。 中國新能源車企近年火速崛起,與造車成本便宜有關。
中國新能源車企近年火速崛起,與造車成本便宜有關。
汽車貿易戰是中美兩國近年角力的主戰場,美國總統拜登在其最後一年任期亦為此向中國發炮,將內地統稱「新三樣」的電動車、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逐一提高關稅稅率。其中電動車進口稅由25%增至100%,太陽能電池由25%提高到50%,鋰電池則從零上調至25%,3項徵稅均已經於今年9月27日生效。
要留意,雖然華府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100%稅項,惟實情對當地民眾買車意欲影響甚微。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又稱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首7月內地純電動乘用車出口至美國的數量,佔整體出口僅2.4%,況且現時全美電動車滲透率僅約10%,可見以市民角度來看,徵稅根本是九牛一毛。
當然華府並非蠢人,拜登加稅背後目的是要向中國投訴,一眾華資車企近年出口電動車的數目大增,影響了美國傳統車企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南美、歐洲以至東南亞等銷情,所以必須表態捍衞美國車企利益。
華年產量首破千萬輛
事實上,內地上月才公布新能源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而且近年電動車出口量均按年遞增。以2019年為例,數字只有25.4萬輛,惟及至去年已躍升至逾120萬輛。調研機構Canalys推算,今年內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油電混合動力電動車(HEV)的出口份額將是3年來首次超過10%,分別達31萬輛和24萬輛;電池電動車(BEV)出口量有86萬輛,惟受歐盟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出口份額應由去年的22.5%下降到今年的19%,並點名提及拉丁美洲和歐洲是推動中國品牌電動車出口上升的主要地區。
事有湊巧,美國3大老牌車企——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Ford)和Stellantis今年銷情,均在南美和歐洲地區放緩。其中,通用汽車第三季於南美及巴西的市佔率,按年各跌兩個百分點及2.4個百分點,至10.2%和11.4%。
另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提及,福特在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英國的市佔率,由今年上半年的4.1%降至3.3%;Stellantis第三季的歐洲汽車交付量則跌17%。
特朗普上場勢加辣
不過,雖然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00%關稅,惟由於其行動象徵意味居多、威逼作用成疑,所以引起外界不滿。對比拜登,即將接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除了在現有關稅基礎上,擬對中國所有商品包括進口車加徵10%關稅,意味美國最新或將向華進口電動車徵稅110%。
此外,特朗普還擬向墨西哥及加拿大進口到美國的貨品加徵25%關稅,戰幔達世界級水平,名副其實是以「美國優先」的姿態迫使車企重返美國設廠,日後各國車企如何突破關稅影響、競逐生存勢成為市場焦點。
另有一點須關注的是,中國一眾新能源車企近年之所以火速崛起,與造車成本便宜不無關係。有日媒早前拆解比亞迪股份(01211)其中一部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SUV)——「ATTO 3」(內地又稱「元Plus」),發現比亞迪將摩打、逆變器、減速器、車載充電器等部件整合在同一個電動驅動裝置,並在多款車型上共用零部件,進行自化生產,壓低零部件成本。
由於「ATTO 3」乃至「元Plus」國內外售價僅12萬元人民幣起,對比其他西方及日資車企平一截,所以關稅背後各國車企如何確保成本不會扯高一截,又或是毛利率不被蠶食,均相當考功夫,外界即管拭目以待。
中資品牌乘用車出口量預測中資品牌乘用車出口量預測
中資品牌乘用車出口量預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