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力抗經濟逆風 保世界工廠地位

內地受房地產市道低迷、消費降級等挑戰,經濟顯得疲軟。 內地受房地產市道低迷、消費降級等挑戰,經濟顯得疲軟。
內地受房地產市道低迷、消費降級等挑戰,經濟顯得疲軟。
外資捧「中國加一」戰略 印度乘勢崛起
中國去年結束了3年「清零」抗疫政策後,經濟未能重啟強勁增長勢頭,反倒面對着產業鏈重構、房地產危機、消費降級等挑戰,經濟顯得疲軟乏力,促使當局近期再推政策強力救市,成效有待觀察。眼下跨國企業對中國信心減弱,轉採「中國加一」戰略,印度被視為取代中國最有潛力的一員。瑞銀發表報告分析兩國優劣,認為印度具人口紅利、消費市場增長理想,經濟規模趕上中國會是遲早的事,但短期不太可能動搖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
中國GDP增速5季最差
自2000年後,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呈現了井噴式增長,但隨着地產商們欠下巨額債務,房地產市場迎來崩盤,消費者和企業支出更趨謹慎,拖累中國今年第二季度GDP遜預期,僅增長4.7%,為過去5季最差紀錄。
樓市低迷 消費降級
隨着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中國正從投資和出口推動增長,轉變為由消費和服務推動。但是房地產走弱的情況持續,消費降級對經濟構成巨大挑戰。
單看飲食及奢侈品市場的現況,今年上半年中國注銷、吊銷的餐飲業數量達到105.6萬家,涉及數量已經接近去年總和,究其原因首先是人流減少,面對市場內捲,企業打價格戰吸引顧客,導致餐飲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奢侈品牌也在中國面臨困境,外媒引述美國管理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以「奢侈品羞恥(luxury shame)」來形容中國遭遇的現況,並稱市場經歷了兩年半增長後陷入停滯期,個人奢侈品顯露疲態。
該公司分析,在高失業率、社會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中國富裕人士已將消費轉移到中國以外地方。另外,消費者亦傾向以私人預約進行購物,不再湧至購物中心,寧願選擇更低調的時尚,而非奢華品。
外商直接投資年減29%
中國對外商的吸引力減弱。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金額為4,989.1億元人民幣,按年減29.1%,延續2023年6月以來的連續下降趨勢。
內需弱恐累經濟
事實上,去年中國FDI已跌回30年前水平。國家外匯管理局披露外資直接對華投資的指標更顯示,第二季重現148億美元(約1,050億元人民幣)負值,創單季最差紀錄,反映外國投資者從中國直接投資項目淨撤資規模急增,內需疲弱恐進一步累及中國經濟增長。
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管濤於撰文中承認,去年中國FDI減少是客觀現實,但須警惕在社會預期偏弱的背景下,對一些相關負面訊息過度解讀甚至誤解。
廉價勞動力推動製造業發展
中國在廿多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GDP高速增長,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國內對消費和投資商品的需求下,大幅推動製造業發展。提到中國如何變身製造業大國,瑞銀指成功是憑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受過製造業的充分教育、相對良好的基礎設施、對國際市場的開放,以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能力帶動。
此外,民營企業的快速增長,有助於降低國有企業在製造業中的相對重要性,亦能提高效率和競爭力。
需優化結構提高質效
然而,在印度勞動力相對年輕且不斷增長之際,中國出生率低、人口老化,所謂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勞動力已無增長甚至下降。中國製造業要持續發展,除了要提振市場信心外,或須如發改委所言優化結構,才能切實提高發展質效。
中國製造業要持續發展,或須優化結構來提高質效。中國製造業要持續發展,或須優化結構來提高質效。
中國製造業要持續發展,或須優化結構來提高質效。
中國和印度人口統計數據中國和印度人口統計數據
中國和印度人口統計數據
中國與印度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中國與印度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
中國與印度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