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rm冀5年內奪Windows電腦逾半份額

英國晶片指令專利公司Arm的行政總裁海斯表示,2025年之前會有1,000億部用上Arm技術的設備能夠享用人工智能(AI)的應用,同時豪言5年內奪取微軟Windows電腦超過50%的市場份額,正式向馳騁這個領域幾十年的英特爾(Intel)下戰書。
其實微軟早在1990年代就不想Windows作業系統只能在英特爾的晶片上運作,上月中宣布指已重新建構Windows 11的核心組件,支援基於Arm指令集的硬件和AI功能,包括新的內核、編譯器,而最重要的是名為「Prism」的模擬器,讓Arm系統的電腦也能順利運行英特爾指令架構x86和x64的程式。
英特爾不會不知客戶不希望依賴單一供應商的商業常識,於是也押注AI處理器晶片。出席台北國際電腦展的行政總裁蓋爾辛格未有回應海斯的「抽擊」,主要針對友商拿英特爾襯托自家產品如何優越,強調其Gaudi更「抵用」,同時展示新的「Xeon 6」數據中心處理器晶片。
微軟雲計算部傳炒數百人
他又向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喊話,謂英特爾作為領先的電腦晶片公司,於AI蓬勃發展大有用武之地,「(AI)就像25年前的互聯網……半導體產業規模將因此在2030年之前達到一萬億美元。」
正如蓋爾辛格所講,日本工業巨擘日立剛與微軟簽署「具里程碑意義」的協議,運用生成式AI加速業務創新。
不過,貴為AI熱潮大贏家的微軟,同時傳出雲計算部門Azure裁員「數百人」,計及虛擬實境(VR)部門,周一讓大約1,000人丟飯碗,亦使美國科技企業今年以來裁員人數增至接近9萬人。
讓眾多頂尖AI晶片由藍圖變成現實的世界最大晶片代工商台積電昨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總裁魏哲家正式接替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開始身兼兩職,大權獨攬。
劉在最後一次股東會上表示,AI應用需要運算,台積電因遠遠無法滿足有關需求,才積極布局全球產能。
台積電:廠房遷離台不可行
魏哲家透露,曾與一些客戶商討把廠房遷離台灣,但實在不可行,最先進製程一定從台灣開始,而且一定在台灣站穩腳步,才會考慮到海外。他又稱,OpenAI曾與台積電探討過AI晶片供應。
就昔日大客華為不時傳出尖端製程有突破,劉德音直言台積電「不太可能」被追上。他續稱,台積電現無意回購股份,因為台積電是家資本密集且重資產的公司,資本開支已吞去一大部分收益,所以希望把收益盡量直接發給股東,又笑稱股價未高到要拆股,要「繼續努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