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北約戰鷹呂特 遭美特使撻伐

最近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一個討論俄烏戰爭的視像會議中,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表明他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他提出了三點,一是不能讓俄羅斯侵略及殖民地化烏克蘭;二是俄烏戰爭並非歐洲的內部衝突,而是俄羅斯聯同北韓、伊朗和中國製造的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三是倘若北約在支持烏克蘭的俄烏戰爭中失敗,北約安全防衞的代價再不會是目前歐洲國家每年支付GDP的2%軍費,而是以萬億計歐元。
拖延戰爭 殘害更大
他強調,和談前首先要為烏克蘭找到最有利的形勢,以保證普京政府遵守恒久的和平。最容易的是准許烏克蘭加入北約,更要保證普京對任何一國加入北約都沒有否決權,這無形中是延續戰爭,直至烏克蘭重新掌握優勢。呂特其實掩蓋了俄國政府是為維護烏東俄裔人民,免受澤連斯基政府在北約支持下迫害,才發動戰爭。相反,呂特所指摘的殖民化侵略,正適用於以色列在加薩的種族滅絕行為。
對這番觀點有回應的是身在洛杉磯、特朗普新委任的「總統特別任務特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他首先指出,美國民眾對過去幾年美國捲入更多衝突及戰爭感到挫折,特別是美國前總統拜登及俄羅斯總統普京3年多以來一直沒有對話,他批評拜登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數個月已揚言普京會策動戰爭,但居然沒有跟普京正面接觸防止戰爭發生。
格雷內爾又批評歐洲的北約成員國沒有理由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並指如果連北約國家都不支付足夠的防務費用,只依賴美國作保護,對美國來說是不公平地要額外加大軍事開支。他更直接批評荷蘭(呂特2010至2024年任荷蘭首相)正是這類好戰但又乘美國軍事開支順風車的國家。因此他強調如今要透過外交達成和議,以終結過去外交錯誤導致的戰爭。
如今的問題是,如何為烏克蘭及俄羅斯找到妥協的空間,使和議可滿足雙方的條件。格雷內爾強調戰爭的狀況變得愈來愈壞,意指烏克蘭正瀕臨戰敗,前拜登政府卻不尋求解決方法,拖延只會帶來更大殘害。他認為只有信賴特朗普是個好的談判家,以及特氏有能力向俄烏雙方施壓開展和議,才是出路。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