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小米首季轉蝕5.8億

小米業務面對多重壓力,首季業績盈轉虧。 小米業務面對多重壓力,首季業績盈轉虧。
小米業務面對多重壓力,首季業績盈轉虧。
手機出貨量降22% 料晶片供應好轉添機遇
面對供應鏈受阻、疫情反覆及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壓力,小米集團(01810)今年首季按年盈轉虧,截至3月底止3個月蝕5.87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減少4.59%,至733.51億元。總裁王翔表示,雖然全球手機市場正不斷收縮,但隨着晶片供應好轉,相信小米仍有很多增長機會。
季績公告在昨日收市後披露,顯示小米上季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投資公允價值變動虧損35.5億元,按年盈轉虧,撇除上述影響及股份薪酬等項目的經調整淨利潤,按年亦驟降52.9%,至28.58億元。該企周四績前股價已率先下挫近5%,收報11.08港元。
手機收入跌11% 評估需求
儘管在中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提高帶動下,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上升超過14%,至每部1,188.5元,惟期內出貨量下降約22.1%,至3,850萬部,令到智能手機業務收入下跌11.12%,至457.62億元。
同時,該分部毛利下滑逾31%,至45.22億元,導致毛利率按年降3個百分點,至僅9.9%,失守雙位數水平。副總裁、首席財務官林世偉解釋,主要是高基數效應,及期內進行促銷去存貨,尤其是內地市場。
市傳小米與其他國產品牌下調全年手機訂單預測逾兩成。王翔指,在疫情、供應等不確定因素之下,公司正評估市場需求,但強調全球規模令小米抗風險和成本控制更具優勢。
不過,他承認,內地疫情導致不少門店關閉,尤其中高端手機近半銷售依靠門店,消費者購買欲望亦受影響。同時,物流成本有所上升。他續指,次季晶片供應情況已改善,下半年更有可能出現過剩。因首季低端晶片仍嚴重短缺,對印度等海外市場影響較大。俄烏戰爭打擊歐洲經濟,料對手機市場的影響將長期存在。
物聯網毛利率逾15%破頂
面對內地經濟放緩和監管等逆風,來自廣告和遊戲業務的收入仍分別增長16.2%及3%,令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上升8.24%,至71.12億元。該分部毛利率雖按年跌1.6個百分點,至70.8%,但仍是集團毛利貢獻最大的業務,錄逾50.34億元,按年增5.87%。
小米旗下物聯網(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亦都按年增加6.76%,錄得194.77億元,毛利增長14.68%,至超過30億元。另外,毛利率按年提高1.1個百分點,達到15.6%,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顯示面板等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
以產品劃分,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銷售收入增10.4%;智能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智能家電品類則增逾25%。
期內公司研發開支增約16%,至34.94億元。值得留意是,小米首次披露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有關費用為4.25億元。王翔稱,小米汽車團隊進一步增至1,200人,維持在2024年量產的目標。
小米首季業績摘要小米首季業績摘要
小米首季業績摘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