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德修和六十年 艱難浮現邁不前

《愛麗榭條約》是於1963年1月22日由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和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在巴黎愛麗榭宮簽訂的友好合作條約。這條約不但成為了德國與法國兩個歐洲核心國家由百年敵對走向全面和解,也為歐洲一體化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和領導核心,六十年的發展至今,使德國成為歐洲經濟第一及法國成為軍事第一大國,兩國經濟合共佔歐盟的40%。
今年1月22日正好是六十周年紀念,法國總統馬克龍及德國總理紹爾茨先在巴黎梭邦大學慶祝,隨即在愛麗榭宮舉行兩國內閣會議。探討問題包括歐洲主權及戰略自主,法德如何合作使歐盟國家安全更得保障、經濟更有發展及韌性、供應鏈如何更多元化。當然還有如何面對能源危機、氣候變遷和俄烏戰爭的問題。
東西分裂 號召力減
對比阿登納及戴高樂、施密特及德斯坦、科爾及密特朗、施羅德及希拉克、默克爾及薩爾科齊這些推動歐盟冒升的叱咤風雲政治家,紹爾茨及馬克龍都像是身不由己伴隨歐洲走向沒落的政治小矮人。俄烏戰爭使歐盟弱點畢露,仇俄而輕易被美霸權主義政府捲入俄烏戰爭,但能源依賴俄羅斯導致如今要依賴美國貴價能源,亦擔心軍事能力不足而購買美國軍備及擴大支援美軍駐歐,失去軍事及主權自主,更因抗俄信念分歧而使歐盟出現東西裂痕。紹爾茨與馬克龍在歐盟均失去可振臂一呼,眾人和應的號召力。
德、法兩國發展也都到了瓶頸,德國背着納粹標籤,軍事上不敢做次變強大,法國要經濟偉大但一直欠缺動力,而軍事上更進一步因美政府主導北約推動俄烏戰爭而被矮化。兩國之間也有互看不順眼的地方:德國要求法國縮小國債,法國要求德國加強軍事合作,不要在防衞依賴美國,強烈反對德國放棄歐洲共同研發而買美國軍火,使歐洲軍事及政治自主權受美國干預及侵蝕。此外,法國要求德國在能源問題上不要獨行獨斷,禁核能源而變相依賴俄國。最後,兩國均在經濟上策劃如何連結中國的龐大供應鏈而不致失控。
對是次兩國內閣會議,烏克蘭政府最表失望。因為德法兩國元首均表示,對於支援烏克蘭軍隊,法國的勒克萊爾及德國的豹2坦克,均在歐盟框架「協商」中。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