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排長龍 做到嘔 開支大 醫療陷三輸困局 倡跨境互補不足

香港醫療系統負荷大,多年沒有改善。 香港醫療系統負荷大,多年沒有改善。
香港醫療系統負荷大,多年沒有改善。
本港醫療開支雖持續增加,但求診排長龍、病人睇病難,以及醫護做到嘔、怨氣大嘅情況並無改善。議員黃國尋日喺立法會提出「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員議案,形容香港醫療陷入「三輸」局面,認為加強中港兩地醫療合作先至係解決之道。當局就回應話,會增加大灣區醫療協作,積極考慮培訓其他內地醫院同香港對接。最後議員議案獲得通過。
黃國指本港有約1.5萬名註冊醫生,當中約四成五服務公營醫院,需照顧90%病人;至於19/20年度本港醫療開支約為1,900億元,即使較多年前增加數倍,但醫療服務並冇顯著改善,譬如九龍西眼科排新症可長達205個禮拜!而喺香港做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需約1.3萬元,深圳只需要3,000元咋。議員李世榮就話本港牙科醫療昂貴,收入微薄嘅市民雖可到內地治療,然而疫情之下此路不通,改為輪候公營牙科則需12至18個月,補牙可能等待39個月。佢話政府雖承諾增加牙科學額,但比起流失率簡直杯水車薪。佢又敦促政府考慮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大至大灣區三甲醫院。
議員楊永杰就指香港「通波仔」支架都要一萬元,反問病人點樣負擔之餘,仲話市民要長期喺公立醫院排隊添。
當局擬培訓內地醫院同港對接
楊又話過去有一齣講述去印度買藥嘅內地電影,結果引起中央重視並推動醫療改革,破解求藥難嘅困局,後來更實施抗癌藥零關稅,又將相關藥物納入醫保,藉集中採購嘅方式以壓低藥價,其做法值得政府借鏡。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自己曾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擔任6年院長,當局會積極考慮培訓其他醫院同香港對接,並冀以港大深圳醫院作模板,但相關法律守則不適用於內地,醫療事故跟進會較困難。對於醫管局嘅慢性病患者特別支援計劃,佢話疫情期間有委託港大深圳醫院為病人覆診,有資助跟進門診服務。對於大灣區使用長者醫療券,先導計劃已經恒常化,直到10月底有1.1萬名長者使用醫療券,超過12萬宗申報,共約3,800萬元。中醫藥方面,佢話首批3位廣東省資深中醫已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成為有限度註冊中醫師,其中兩位已經來港喇。
黃國黃國
黃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