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德媒軍方齊發功 對華外交綁手腳

德國總理默克爾行將卸任,中德關係何去何從備受關注。在默克爾任期尾聲,德媒煞有介事披露,有國內企業以「軍民兩用」為名向中國出口柴油引擎,並安裝在新型軍艦上。德國海軍總監舍恩巴赫其後揚言,擬每兩年派遣軍艦部署印度太平洋海域。連串事件無疑令即將接任德國總理的紹爾茨,在對華政策上綁手綁腳,限制發揮空間,中德關係或不復從前。
中國軍艦使用德製引擎的調查報道,由《星期日世界報》及德國公共廣播聯盟聯手撰寫。前者是一份保守派報章,過往對中國的報道偏向負面,後者則是由德國多個地方電視台組成的公共廣播機構。報道指,中國海軍052系列驅逐艦及056型護衞艦均採用德製引擎,質疑德國經濟部審批軍火出口不嚴格,並暗示德國廠商為了利益,利用「軍民兩用科技」許可證鑽法律漏洞,令歐盟對華軍火禁運形同虛設。
藉輿論向新政府施壓
報道亦指上述兩款中方軍艦多次出現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水域。從深層次解讀可發現,文章暗指中國是「紙老虎」,軍艦依賴德國技術才能在南海巡航。隨着默克爾執政時代即將告終,德國保守派及疑中派在權力交接期間發功,企圖藉輿論向新政府施壓,要求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制。
此外,德國海軍擬進一步配合美國印太戰略,定期在印太地區部署船艦,並加強與日本及澳洲合作,執行航行自由行動,維護國際秩序及公平貿易。對德國海軍而言,遠洋航行機會本來不多,現時可名正言順遠航印太與他國軍艦共同演習,累積經驗。但德國軍艦及人員編制數量不多,定期遠洋航行將加劇艦隻及人手壓力。
貿易數據顯示,中國連續第5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去年更是德國第二大出口國。中國進口的德國商品中,以電子電氣業為最大宗,去年貿易額達233億歐元(約2,000億港元),同比增長6.5%,增幅高於前年。對德國企業而言,中國的最大吸引力在於龐大的市場規模;倘德國新政府跟隨美國的制華步伐,不但可能影響德國在華的經濟利益,更會對本國產業結構產生連鎖影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