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屋輪候鬥命長 港人最怕等不到

民間信仰中,相傳在陰間閻王府,有一本生死簿紀錄了凡人生死;在陽間,香港政府同樣有本公屋輪候冊,也是決定了港人的幸福。生死乃屬天命,判官也不能隨意修改,凡人只好聽之任之;然而公營房屋是事在人為,港人福祉卻遭一拖再拖。房屋委員會昨公布,公屋輪候時間再創新高,一般申請者平均增至5.9年,即便長者也要3.8年。港府彷彿要與閻王府一較長短,猶恐市民「時辰到」,安居樂業仍是癡人說夢。
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房屋短缺已淪常態,港府多年來未有銳意打破困局,市民上樓無望,只好寄望公屋。但公屋輪候時間好比通脹般逐年上升,輪候者猶如排在看不見終點的長龍之中,且要節節後退。更甚者,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形容,在未來兩至三年的公營房屋供應照舊不足下,公屋輪候時間及宗數「見不到下降趨勢」,相信接下來的數字只會「高處未算高」。長此下去,輪候公屋者至死未獲分配,恐怕絕非危言聳聽。
雖然港府已有不少扶貧措施,更為公屋輪候人士提供各項津貼或過渡性房屋,但始終是治標不治本。事實上,公屋供應不足並非近年才有的現象,當局卻採取拖而不決的手法,未下定決心從根本上解決房屋問題,每年空喊大綱口號,向市民提供願景目標,卻遲遲未能實現。須知道「狼來了」的寓言中,村民被騙兩次已失去信任,如今港府官員換屆再換屆,房屋供應情況卻一再惡化,又如何能不累積民怨呢?
有房委會委員提到,對公屋輪候時間再延長不感意外,憂心基層家庭及長者的處境。對於年輕一代而言,他們仍有工作能力,尚可逆水行舟、力爭上游,縱然要捱貴租、住劏房,總算是可望出頭天,只是把公屋視作「出頭」實屬可笑而已。但對於弱勢社群,特別是長者而言,他們剩下的恐怕只有時間,每延長0.1年都等同增加折磨,不少長者一生貢獻社會,晚景卻如此淒涼,教人如何不心酸。
解決困局的方法實則不少,最直接當然是增加公屋供應,但有房委會委員提出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來縮短建屋期,也是良策之一。如今科技日益先進,建築水平也相對提高,起樓不再是十年八載的事情,港府豈能故步自封,眼白白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再來就是抑壓樓價,讓年輕一代真正實現置業夢,以達到降低對公營房屋的需求。另外,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市民,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困局。
不過從根源而言,增加土地供應才是最為迫切。眼見港府缺乏效率,東方傳媒機構心繫社會,大花人力物力尋覓一幅幅可發展的棕地,向港府貢獻藍圖,只可惜當局置若罔聞。香港地少人多,卻並非無地可用,倘若港府始終無動於衷,任由公屋輪候冊一再加厚,最終只會弄得天怒人怨,為如今已動盪不安的社會,埋下不穩定的種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