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淡水魚做刺身 恐攝肝吸蟲致膽管癌

淡水魚常見寄生蟲,圖為顯微鏡下淡水魚身體中的中華肝吸蟲。 淡水魚常見寄生蟲,圖為顯微鏡下淡水魚身體中的中華肝吸蟲。
淡水魚常見寄生蟲,圖為顯微鏡下淡水魚身體中的中華肝吸蟲。
【本報訊】本港已禁售傳統中式魚生(供生吃的淡水魚)超過30年,食物安全中心於2018年公布了一份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有份參與、名為「淡水魚刺身的食物安全」的報告,指本港街市常見的淡水鯇魚及相關品種等淡水魚,常見有中華肝吸蟲,若攝入未煮熟、含有中華肝吸蟲食物者,可能導致膽管癌。
中國1300萬人中招
報告更引述文獻指,東亞地區感染中華肝吸蟲病的患者估計約有1,500萬人,其中1,300萬人位於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地區。
2018年10月,有電視台播出由藝人肥媽Maria Cordero做主持的一個節目,內容涉宣傳進食鯇魚刺身,衞生署及食物安全中心大表關注,食安中心發文強調:「在一般環境下飼養的淡水魚(例如鯇魚及大頭魚),除了致病菌外,還可能帶有寄生蟲,例如可造成膽管梗阻、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中華肝吸蟲。」
食安中心的淡水魚刺身報告進一步指出,寄生蟲防不勝防,但是不少東南亞地區養殖的淡水魚例如鯇魚等,並無像歐洲等地要符合養殖魚類的防控措施要求,若人類直接食用這些魚類的生魚片,有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中心呼籲飲食業界切勿供應中式魚生,市民亦要避免感染魚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蟲病,魚類產品應該妥為煮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