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離開東京,前往伊豆前(記者將直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李海恩、逄瑤、楊倩玉和梁寶儀,大家記得支持啦),想記錄在這裏生活10多天的小事。
當朋友知道我來日本,都是一臉羨慕,說得最多的,除了「買手信」,就是「食多啲好西」。「食好西」,對忙得昏天暗地、經常天黑才吃第一餐的記者來說,本來就是奢侈的事。而且大會規定,抵埗後14天,只能往返酒店和比賽場館,意味着「食」這一環,必須就地解決。但是否「好」,就另當別論了。
MPC(主新聞中心)一樓的餐廳設有6款食物:豚骨沾麵、天婦羅烏冬、吞拿魚飯、鰻魚飯、咖喱牛肉飯和牛扒,價錢由1,000円到1,800円不等。而這份餐單,從沒換過,坦白說,味道也不怎麼樣。比賽場館也有「小賣部」,以我最常到訪的幕張展覽館(劍擊館)為例,最「抵食」的是200円的飯團,梅乾飯團跟港鐵站賣的一模一樣。至於三文治,特別是花生醬的,大概是我問題,一吃就肚痛,險些錯過港隊比賽……
當然,回到酒店也有其他選擇,像到附近的便利店,在15分鐘的時限內,買買麵包、杯麵和便當。除此之外,外賣APP就是最好的「朋友」,能真真正正吃到地道的日本菜。不過,東京還處於緊急事態,大部分餐廳要8點關門,也只有牛肉飯連鎖店,能在深夜「接濟」我們了。
時間過得特別快,還有兩日就能恢復自由。但不知怎的,竟有點希望到伊豆後,會忙得不能吃飯。因為,愈忙,往往代表港將成績愈好,跟「有情飲水飽」,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採訪手記 許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