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樑 超越由等待開始

鄭俊樑的日常,是以小時計算。每晚睡前,他都會計劃好下一個24小時做甚麼:「我的行程總是密密麻麻,不容許自己有一個小時『唔知做乜』。」不需要手帳,單靠腦袋,就像平時預演比賽一樣。作為一個滑浪風帆運動員,他人生有三分一都是等待,等風起、等時機。餘下三分二時間,他希望趕上追夢進度,迎接人生第二個奧運會。

音樂陪伴成長

游泳和風帆,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小時候,我試過偷偷參加風帆比賽而沒有去游泳比賽,幸好最後成績都不錯,哈哈!」鋼琴、色士風和風帆,答案依然一樣。黝黑的皮膚、紮實的肌肉,很難想像眼前的鄭俊樑曾是個「音樂人」。「鋼琴學了接近10年,也考完八級。不過那是為考試而考的,現在我幾乎不會彈琴了。」長大後,風帆成了他的唯一,現在開車偶爾會放一些鋼琴音樂,像是向小時候那個堅定不移的自己致敬。

籌劃人生的三分之二

除了等待衍生出來的耐性,從前急躁的小子也學會了計劃。「由起床一刻開始計算,一場比賽大概在3個小時前就要進入狀態。」到達場地就要一直望着海觀察,視察風雲轉變,「今天是大風、細風?風從哪個方向來?海面情況如何?我走哪一邊會較好? 通常比賽會有幾個『plan』,第一個不行,還有第二、第三個。 」 大海有太多不確定,周詳的計劃至少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我不是大師兄

香港滑浪風帆隊的奧運名額,男女子各得一個,港隊以去年及今年的世錦賽成績選拔代表。這位雅加達亞運銀牌得主在去年意大利舉行的「RS:X滑浪風帆世界錦標賽」以第13名完成,為香港取得奧運入場券,成績亦遙遙領先其他隊友。

剛過去的澳洲索倫托世界錦標賽中,鄭俊樑總成績雖回落至第30名,依然排港隊第一,勝出奧運內部遴選,待總會及奧委會確認,即可第二次挑戰奧運。不經不覺,25歲的鄭俊樑已成港隊主力,但他對「大師兄」的稱號仍有點抗拒,因為「我不覺得我的經驗足夠,可能只是犯錯次數比他們少吧。」

東京奧運:我和阿英的比併

「里約奧運之後,我就知道這條路我沒有選錯。」4年前首次躍進奧運大舞台,帶回來是滿滿的收穫:「奧運之前有好多未知,不確定自己的水平到底到哪裏。現在我知道我努力了,會有這樣的成績。」只要更努力,肯定不止是這個水平。這句話鄭俊樑沒有說出來,卻一直是他堅持出海、走進風浪的動力。

「上屆奧運之後,阿英(港隊總教練陳敬然)說我還是輸給他。因為北京奧運他拿第6名,而我在里約得第8名。」4年之後,這場師徒大戰「第二回合」將於今夏在日本江之島上演,鄭俊樑形容那是難度達9粒星的賽道:「比賽海域屬於公海,海浪會較亂,對帆手的技術和體能都是很大考驗。這次目標是超越自己,希望可以贏阿英!」圖/文:余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