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逾10年、耗資約兩億元興建的大埔龍尾人工泳灘,啟用不足兩個月又再出問題!關注團體發現連日大雨沖刷,大埔龍尾泳灘表面露出下層的黑沙,擔心泳客下水接觸帶菌海水及黑沙,有機會皮膚敏感。學者指,黑沙屬缺氧層,一般天然海灘也有,但龍尾水流弱,黑沙較易形成,容易積聚污染物及釋出臭味,籲市民避免觸碰。負責設計泳灘的土木工程拓展署指,有關情況屬自然現象。
「龍尾環境教育中心」前日於社交網站專頁發文,指近日經過連場大雨,龍尾人工泳灘已經沖走不少沙粒,露出下層的黑沙,擔心泳客下水後皮膚接觸帶菌海水及黑沙,有機會皮膚敏感。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關祝文補充,他上周六到龍尾泳灘觀察時發現相關情況,又指該處附近有不少人居住,所排出的污水,加上水流較慢等因素,擔心細菌孳生令黑沙情況加劇。
關又引述早年有專家警告,龍尾水流弱,恍如一個缺氧魚缸,微生物及細菌會釋出二氧化硫,可令泥沙變黑,甚至發出惡臭,人工泳灘落成不足一年,便有機會變成黑沙灘;而海水缺氧亦適合大腸桿菌等細菌生存,泳客下水後皮膚接觸帶菌海水及黑沙,有機會皮膚敏感。他稱當年預言仿似一一應驗。
曾作出「黑沙灘」預言的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昨在電台節目中解釋,黑沙屬於海灘的缺氧層,一般天然海灘都會有,深淺視乎地理環境和水流,而龍尾泳灘的海浪沖刷力低,缺氧層較易形成,他一直認為龍尾不適合建造泳灘,相信靠補沙都難以解決問題。對於黑沙對泳客的影響,他稱需要視乎水質,建議容易皮膚敏感的人士,去龍尾泳灘不要挖沙,或到泳灘較高的位置玩沙。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指,沙灘的沙粒流動受風浪影響,潮退時原本深水的海床位置可能外露,因此容易被察看得到沙面淺層下原身海床較深色的沙粒,屬於自然現象。大埔龍尾泳灘兩端已建造了護沙堤,避免沙粒流失。根據該署近月的測量,該處並沒有明顯沙粒流失的情況。
環境保護署表示,上月中旬颱風查帕卡為香港帶來連日暴雨及不穩定天氣,大埔龍尾泳灘亦因暴雨把岸上的污染物沖刷到海中,其每周水質等級由一級「良好」下調至二級「一般」。但這些轉變屬一般泳灘細菌水質的正常變動,並會在大雨過後逐漸回復到正常水平。環保署至今並未接獲該泳灘水質的投訴或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