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似乎是想與中國脫鈎,以此借經濟、金融力量打擊中國,同時以政治、軍事威逼。可惜美國去工業化過久,還是要依賴進口,也只有以中國進口為主。新冠疫情打擊歐美和新興國家的生產,中國一枝獨秀,美國反而進一步依賴中國的進口,對華戰略缺少經貿一環,不易奏效。
大疫的衝擊,中國的戰略逐步清晰。第一層次是破解美國的圍堵與脫鈎,中國推動國際連接。一方是RCEP,整合亞洲經濟,深化與東盟、南韓的經貿合作,形成亞洲區的大自由貿易工業生產區;另一方是《中歐投資協定》,即使美國煽動歐洲部分政黨反華,但以德國為首還是要推動中歐的合作,形成更大的經濟圈,與RCEP互相呼應。實際作用是把全球三大經濟板塊,形成中國為核心的兩大板塊的連接,最終把美國的五眼聯盟邊緣化。
第二層次是一帶一路戰略和中歐火車貨運班列的系統擴大、深化,加強歐亞的經濟整合力量和加快發展趨勢。在大疫底下,海運空運受挫,但中歐(中亞)班列一枝獨秀,並已發展為歐亞貨物流的大連接系統,逐步發展優勢,破壞歐美在歐亞貨運原來的壟斷,徹底轉變歐亞貨運流向模式。歐洲剛宣布的基建投資大計劃,表面上看來是與美國呼應,但實際上美國的基建計劃只着眼於國內,難與歐亞連接,且規模有限,力度不足。歐洲的基建計劃主要是與中國的中歐班列對應連接,克服現時貨運的瓶頸。其中以德國最為積極,主因是德國屬中歐班列在歐洲的中樞。中歐班列的貨運,加上北溪二號的能源運輸,德國便可主宰歐洲的發展,用德國的發展模式與能力重建歐洲的競爭力。中歐合作的核心是中德合作,而後者的核心便是中歐班列。
第三層次是中俄合作,範圍不僅限於俄羅斯聯邦,而是以俄國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甚或可加上中俄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一是用中俄軍事經貿的互助來抗衡美國,制止美國動武。二是收編歐亞廣大的蘇聯原來領土和從歐美殖民主義壓迫出來的國家,如阿富汗為中心的中亞是一個區塊,中東以伊朗、伊拉克、敍利亞、黎巴嫩的Fertile Crescent又是另一重要區塊。
在此之後,非洲、中南美洲以至南太平洋島嶼將可如骨牌效應,歐美勢弱控制不了,它們可連鎖地在中國協助下走上後殖民主義的真正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