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恭喜香港隊,首先是港隊劍擊代表張家朗在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奪得金牌,奪得特區第一面奧運金牌,亦是本港歷來第二面奧運金牌,然後喜訊接踵而來,包括羽毛球混雙打入四強,以及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在女子200米自由泳港隊泳手何詩蓓勇奪銀牌,至今香港獲得一金一銀的成績,是奧運會歷來最佳,全香港市民都洋溢一片激動及喜悅,雖然股市曾兩日連跌超過2,000點,但是香港健兒的好成績在疫境中振奮人心。
不過有些人表現實在是令人倒胃。那位體育專員楊德強說,對張家朗奪金感到高興,但補充說,政府不會因為一次成績,就特別多投放資源在某個項目,資助政策都是持續進行,今次劍擊隊的成績是經過十多廿年及多代人的努力取得而成。這段說話非常官腔,變相潑冷水。不出聲沒有人說你是啞的,楊專員認為香港政府撥出的資源能夠全方位所有項目都有機會爭獎牌嗎?有天賦的運動員獲得足夠的培訓嗎?事實是連球衣也要自己去印名。劍擊運動員有好成績,代表這方面有極大潛力,加入投放資源,實在是合理不過。楊專員這番話是代表自己看法,還是代表香港政府的立場,抑或是代表香港體育界?這個時候說些掃興的說話,閂定後門,是否叫體育界不要敲門爭取資源?是否你一個人說了算?發言之前,有否和體育界及香港政府其他部門研究呢,一個小小官員這樣大權力嗎?
香港不是沒有優秀人才,香港運動員更加不是垃圾,但某些官員及體育界人士才最令人失望。張家朗、何詩蓓以獎牌證明問題並非來自個人,而是來自管理。本欄連續兩日,都要以同一句作結,出少句聲當幫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