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對相識多年的老夫婦來訪,呵呵!兩位老人家嘛,堪稱是本欄的功臣。中國古人說:「街談巷議必有可採」,要判斷時局,不一定須看甚麼民調數據,跟鄉間巷里的人交談,有時候可能更中用。
最讓筆者感到「得戚」的一件事,是在2014年佔領行動,示威者霸佔路面,曠日持久,政府亟欲清場,但又投鼠忌器,擔心民意不支持。到該年年尾的某天,我在專欄中突然發文說,政府可馬上動手清場,因民意已經轉變,最少有七成人反對堵路。該文凌晨在報端刊出,同日中午,恰巧有大學發表民調,所得結果竟與我的推斷相同。然而,那卻不全是我的功勞,在下終日困於象牙塔內,對世事所知不多。那時候,我是跟老夫婦交談後才得出的結論,他們經營商舖,平日接觸的顧客,正是整個社會的橫切面,從他們的小舖子,就可窺探到香港的大千世界。
近日,我再跟夫婦倆交談,又有受益,進一步了解2019年的造反派因何失敗。兩位老人原本是支持示威者,在反修例行動開展後不久,老伯伯曾親口跟我說,要是體力容許,他也想上街。但到了行動後期,因一件事,兩老決定退出支持者行列。
2019年老婆婆患癌,到醫院求診,在醫院外體力不支,兩老進退不得,本想叫救護車或者的士來接。但示威者把路堵死,救護車到了另一個路口,卻無法駛進。老婆婆撐着病軀,手持醫生證明,請求堵路者讓救護車通過。換來答案是:「不行,老人家你可以步行去乘搭港鐵呀。」兩老求了幾個示威者,一律被拒。老婆婆說:「自此之後,我永遠不再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