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科研興趣 徐立之名師出高徒

【本報訊】香港金錢掛帥,願意投身科研的年輕人少之又少。香港科學院、香港工程科學院及香港科學會2018年開辦「名師高徒」計劃,由科學家及工程師為熱愛科學的高中生擔任義務導師,期望透過自身經驗,啟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至今已有約300個學生受惠。本屆計劃已於4月展開,有41名導師,指導106名高中生。

港科院院長、分子生物學家徐立之博士3年前開始擔任名師,透過輕鬆的傾談分享經驗。來自何文田官立中學的李元昊(Gordon),現時就讀中大細胞及分子生物學,他高中時已立志投身科研,雖然對生物有興趣,但成績不及化學好。徐鼓勵他跟隨個人興趣,因此他選擇了研究主導的課程,也從徐身上學習科學家的存疑精神,從閱讀文獻,乃至於日常接觸的資訊,都要抱有批判性思考,不可照單全收。

教懂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

另一位高徒是來自聖傑靈女子中學的陳尚旻(Charmaine),現時就讀港大生物醫學。她認為從徐身上的最大得着,就是對新事物保持開放、謙虛的態度,才能在萬變的社會中立足,因此他也改變志願,從就讀獸醫改為生物醫學,探索更廣的發展空間。

徐亦勉勵兩名學生在大學時期要打好根基,又表示香港具備做基礎研究的條件,只有掌握上游科研,才有話語權,而非「幫人打工」。他又認為,高中核心科目改革後,有助避免學生死讀主科,盲目追求高分,相信是改善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