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70%檔主指墟市擺賣機會少

【本報訊】經濟不景,墟市成了基層家庭另一謀生之路,有組織訪問146位墟市檔主,發現八成半受訪檔主是自家生產貨品,同樣有八成半人主要透過墟市或小販市場作銷售渠道,惟有超過七成檔主認為墟市擺賣機會不足且店舖租金昂貴。組織指現時全港有2,000萬平方呎閒置用地及空間,包括閒置校舍及街市,建議政府不要浪費用地,開放該些空間作生產及銷售場所,定期舉辦墟市及工作坊等。

近50%受訪者指欠生產空間

撐基層墟市聯盟早前進行該項研究,訪問過去一年舉辦的墟市活動檔主面對的困難,逾五成半受訪檔主表示沒有存貨的地方,亦有近五成人表示欠缺生產空間,及兩成人因法例的限制而未能自家生產,例如食物方面要申請食物製造廠牌照。聯盟發言人建議有關方面成立創業基金,並設立墟市營銷教學課程,讓檔主自我增值。

手作人Deborah從事墟市檔主已達6年,主要以生產食物、護膚品、飾物為主,她稱以往團體舉辦的墟市次數較多,平均每次擺檔收入約700至800元,但現時因防疫規限令墟市規模縮小,而且不准售賣熟食,令其收入大減至不足100元,希望政府用閒置空間來設立墟市及生產配套。